其次是令人意外的文旅产品带货力。小红书作为一个凭借内容实现种草的平台,一些用户主动分享的文旅消费体验,带来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部分文旅项目从中受益颇多。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以小红书、抖音为代表的生活方式社区、短视频平台使用率明显增长,小红书成为2020上半年用户最常使用的出行决策平台”。
正因如此,人民文旅、湖州、台州市文旅局才会选择与小红书联动,同时酒旅品牌也会将小红书视为一个必需拓展的社交平台。而且,小红书甚至成了一些文旅新生品牌的沃土。露营品牌“大热荒野”,就是一个在小红书萌芽成长并发展壮大的文旅品牌之一。在“大热荒野”不到100人的团队中,光小红书运营团队就有7个人,足以见得品牌的重视程度。
不过小红书与文旅牵手的路上,并不全是甜蜜,也有苦涩。
“滤镜门”就让小红书差点在景区种草的道路上遭遇信任“翻车”。去年国庆期间,一位小红书博主半年前发布的三亚清水湾蓝色小屋笔记突然火了,原因是有游客实际前往后,发现只是一栋破旧的公厕和和一片荒芜的碎石滩。之后,不止这栋“蓝房子”,云南澄江网红沙滩、内蒙网红帐篷营地等小红书上的网红景点们正在陷入一场被“群嘲”的尴尬境地。为此,小红书发布道歉声明,并推出“避坑”类笔记,为用户决策提供更多元的信息。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不少网红酒店、探店、景点翻车背后,常有着小红书的身影。微博热议话题#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更是引发了4.2亿次阅读,4.8万次讨论。
亲自下场做旅游的3种猜想
虽然此前小红书与文旅行业的链接,几乎是全覆盖型的,从景区到城市旅游,从民宿到酒店,从攻略到具体物件等等。但是向来运营颗粒度越细越好的小红书,其创建的旅游公司大概率不会是广撒网型的发展。结合小红书近年在文旅板块的动作,下场之后可能会朝着以下这3个品类/方向继续深耕,实现产业化发展。
其一是露营。据官方数据显示,露营是小红书涨势最猛的垂直品类内容之一。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2021 年 1-5 月,平台上“露营”的搜索量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428% ,翻了 4 倍多。据《中国消费品牌趋势》,2022年4月,小红书上与“露营”相关的笔记同比去年增长997%。截至目前,小红书与“露营”有关的笔记内容已经累计超254万篇。与小红书的另一支柱内容“美妆”笔记数量不相上下,这也就是说,“露营”已成为跟“美妆”并驾齐驱的另一大品类。
同时,小红书还推出了一系列露营配套的营销活动,如“小红书露营季”以及生活系列IP《我就要这样生活》露营季,邀请小红书博主一同参与。再加上露营庞大待掘金的市场规模。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354.6 亿元。如此可观的商业潜力,加上近2年时间对露营品类的持续深耕,小红书选择露营作为自己旅游公司发展的起点,合情合理。
其二是带货。其实无论小红书是否自行创建旅游公司,带货都是其切入文旅板块的一个关键点。因为2019年小红书就开始了商业化探索,上亿级别的月活用户给了其跟更多品牌合作的底气。仅在酒旅行业,就有不少品牌选择与小红书博主合作推介酒店套餐。据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总经理周泉红介绍,海景酒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与小红书合作已经初见成效,一位小红书博主完成了一次图文带货,一个699元的套餐最终卖出210万元的总销售额。
在小红书的模式中,品牌通过影响小红书里的关键意见消费者(KOC),在社区树立口碑,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用户再分享消费体验,进而反向影响品牌和其他用户,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当下尽管各个酒旅品牌都在打造自有的直播带货平台,但是流量池的积淀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完成的。可以预见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小红书和博主们在带货板块依旧是有一定优势的。不过,在此之前小红书需要先完成站内商业闭环的打造,否则容易又落入给他人“做嫁衣”的窘境。
其三是文旅营销全案提供。不得不承认,相比起消费者,小红书距离消费者更近,且能听到更真实有效的文旅项目体验反馈。而这些信息,是大多数文旅项目难以听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携程点评这类内容,酒店集团会格外重视,因为这将成为反推其优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