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仁波齐“转山”第一天
2020年9月9日,早晨七点半出酒店,到马路对面的餐厅就餐。
头一天晚餐时,就与这家餐馆的老板说妥,让他们蒸点馒头,熬点粥。如果不提前打招呼,这么多人,想吃点合口的早餐,确实不易。
即将跨进餐馆那一刻,我扭头回望:晨曦中,冈仁波齐静若处子,静静地看着我。
就在那一刻,我怔住了: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
同理,冈仁波齐也在看我们芸芸众生:不远数千里,你们来看我,到底想得到什么?我不知道,或许,只有你们自己知道。
而我想对冈仁波齐说:其实我并不知道。看看待会儿“转山”,能不能悟到点什么。
我期待着与你对话——冈仁波齐!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因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这句诗,许多人开始对“转山”这个词,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
在本教经典中,记载着冈仁波齐最初的传说:
在神山上,居住着360位神灵。他们掌管着天上地下、世间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树木花草,以及所有生灵,都在他们的关照下,有序运转,繁衍生息。
处于蒙昧无知的人们,常常出于无知,而触怒神灵。于是,一场场灾难,便频繁降临。惊恐无助的人们,只得焚烧松柏枝,让青烟直达九霄(藏地称之“煨桑”);不仅如此,他们还贡献出自己赖以生存的牛羊,呼喊着神灵的尊号,以求得宽恕和帮助。
对于自己的无知,他们痛心疾首,希望神灵能够赐给人间一位“智者”,教化民众,传达神的旨意。
于是,本教祖师敦巴辛饶,应运而生。他从天而降,在冈仁波齐山上的洞窟中苦修,获得了无边法力,并获得了沟通“神人”两界的能力。
从此,冈仁波齐就成为了本教的神山。

转山,源自雍仲本教,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特别是每当藏历马年的时候,“转山”的人们,便蜂拥而至。因为,他们深信:藏历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的13圈。
2014年,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据说,转山人数超过30万。
在这众多的转山者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这支队伍主要有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原汁原味的“转山者”,也就十来个人吧;另外一部分则是庞大的拍摄团队,各种车辆,长枪短炮,前呼后拥的,镜头当然是始终对着那支“转山”队伍。
这历时将近一年的拍摄,后来被剪辑成电影《冈仁波齐》,于2017年6月20日,在中国上映。
2017年10月,该片获得第二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此时,距离拍摄“转山”过程,已经过去了将近3年。
随着电影的热播,冈仁波齐开始被大众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转山”之路。

2020年9月9日,西藏阿里普兰县门土区塔钦镇。
早餐后,我们这支20来人的朝圣队伍,合影后便出发了。
从下榻的喜马拉雅普兰酒店,走到冈仁波齐脚下的经幡广场,约12公里。也就是说,真正的转山,是从经幡广场的双腿佛塔开始。
据当地人讲,这一段,是可以选择乘车的。但是,通常会被绝大多数人所放弃。原因很简单,转山就是“转山”,不是“走马观花”。
我们每个人都是“轻装上阵”,把行李箱等无需携带的东西,打包留下,交由牦牛队驮运。
租用牦牛队,是必要且必须的选择。此次转山,预计是两天的行程。也就是说,第一天的晚上,要在中段的哲日普寺附近找地方住宿。住宿条件未知,所以,行李必须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