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序文刻画了一个富收藏、精鉴赏、通书画、品味古雅的文士形象。文如其人,《十竹斋笺谱》岂能不雅?其实,李于坚是在暗示笺谱的古雅品味。笺谱的第二篇序文里李克恭也极力称赞十竹斋主人的古雅。他说 :“次公(胡曰从)家著清风,门无俗屦,出尘标格,雅与竹窗。尝种翠筠十余竿于楯间,昕夕博古,对此自娱”。
十竹斋主人的古雅之趣其实也是那个时代文人普遍追求的审美趣味,吴兴刻书家闵齐伋也不例外。所以,笔者推测闵刻彩色套印《西厢记》原本应该有序和跋的,内容也应该是“刻意标新,专精集雅” 之类的赞美之辞。
古雅的趣味要借助相关的题材来展现。《十竹斋书画谱》着重于“雅”,梅兰竹菊、花鸟草虫、湖石蔬果,皆文人雅士之好;《十竹斋笺谱》则“古”“雅”并重,人物山水、奇石花木、瑞兽仙灵、金石书画、文学典故,凡此种种,描绘了一幅晚明文人生活的长卷,可以说是图画版的晚明文人生活指南。
以此观照闵刻《西厢记》版画题材的选取,可以看出其和十竹斋趣味的某种关系。闵刻二十一幅插图中,书画题材有三幅(第二图手卷、第十五图扇面、第十八图立轴),博古题材的有三幅(第二图瓷器、第六图青铜器、第十二图玉器),花鸟题材的有两幅(第三图蝴蝶、第九图鱼雁),总计八幅, 超过全套插图的三分之一。其中,闵刻《西厢记》第三图中的一双蝴蝶(图 1)与《十竹斋笺谱》第二卷《凤子》的第八图(图 2),闵刻本第十图的屏风和家具(图 3)与《十竹斋笺谱》第三卷《闺则》第四图(图 4)和《高标》第二图(图 5),造型十分相似,很难让人不产生二者之间关系的联想,尤其是在彩色套印本还很稀缺的那一时期。
图 1 闵刻本《西厢记》第三图
图2《十竹斋笺谱》第二卷《凤子》第八图
图 3 闵刻本《西厢记》第十图
图 4 《十竹斋笺谱》第三卷《闺则》第四图
图 5 《十竹斋笺谱》第三卷《高标》第二图
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也是两套彩色版画突出的特点,这种手法主要用于文史典故的表现。《十竹斋笺谱》第三卷九个条目下几乎全部使用了象征手法。比如,在《孺慕》条目下,有《闵辔》《俞杖》《莱衣》《枕扇》几幅画面,分别绘有一辆木车、一柄竹节手杖、一件有彩色花纹的上衣,以及一个枕头和一把扇子。这是用具体物象表现古代的著名孝子故事。其中《闵辔》讲春秋时期鲁国孝子闵子骞,事见《韩非子·喻老》;《俞杖》讲汉朝孝子韩伯俞,事见刘向《说苑》卷三 ;《莱衣》讲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 事见《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枕扇》讲汉代孝子黄香“枕扇温席”,事见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