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影城1号厅升级为“东方巨幕厅”,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高亮度多原色激光光源进行电影放映的电影院。2016年,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全球只有5家影院能够播放120帧/4K/3D版,上海影城是其中之一。
2016年11月11日,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120帧中场战事》在影院上映。
李安的《双子杀手》,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上海影城上映。
九殿不仅大小不同,功能也有区别。1号厅无疑是电影院的代表和“灵魂”,堪称“电影放映的天花板”。4号馆是学术信息观影馆,经常有艺术电影联盟和上海电影资料馆的电影的观影放映任务,是资深影迷的秘密基地。6号馆和9号馆为VIP馆,将满足部分群体的定制化观影需求。
上海影城改造升级后外立面效果图。
在国际电影节之前有一家电影院
影迷们都知道,中国第一个国际A级电影节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很少有人知道,上海影城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打下的硬件基础,才是申办成功的关键。据参与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筹备工作的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副总经理王介绍,正是与上海电影制片厂一起,谢晋、、王、孙道临等一批上海电影艺术家提出了在上海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建议。不久,这一申请上报给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时任协会主席的贝雷森于1993年初来到上海实地考察。他参观了上海影城和其他几个电影院,如大光明和国泰航空,并确认这里的设施可以举办国际电影节。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当年10月举行(后改为每年6月)。“先上海影城,再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这里。
王名气很大,业内和粉丝都戏称他为“四眼老王”
在2019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台湾省导演侯孝贤的《海上之花》上映。
老王回忆,他参加的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的贸易市场工作,就是在电影院五楼的会议室举行的。只有朱颖、北影、上影等八家电影公司参加,不像现在这么大的会场,那么多电影机构参加。但是有了交易市场,电影节的雏形就有了。第一届陪审团阵容非常强大。谢晋是评审团主席,评委是徐克、奥利弗·斯通和渚岛。第一届成功后,上海国际电影节被评为国际A级电影节。
2001年4月,工作室市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2019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院夜景。
国际电影节成为影迷的狂欢
新华路一年四季都很安静,但是一到六月,上海影城所在的那段新华路就会一改往日的安静,成为粉丝狂欢的聚集地。开票日,总有很多热情的粉丝在电影院前排队。长三角有很多粉丝朋友,赶早班火车买票。后来网络购票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粉丝们还是喜欢现场购票带来的“仪式感”。与其他地方的咖啡店不同,影城一楼的星巴克每天都挤满了电影专业度最高的观众,“蒙太奇”、“长镜头”等电影术语经常在欢快的交谈中飘出。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摄影棚人山人海。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学术交流活动爆满。
电影节期间,在放映厅、电梯和走道上,影迷们会偶然遇到一些大明星或国际巨星。工作室楼上“老克勒”餐厅的老板每年都会在墙上增加一些与明星们的合影。有个浙江影迷,在电影院看了120帧《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他也是上海电影节的忠实观众,看过很多电影。另一位外地粉丝在网上表示,这六年在东方巨幕厅看了近百部电影,第一部是2015年上映的《美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