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家汇体育公园内有这样一座体育场馆,被上海人亲切地称为“万体馆”,她就是上海体育馆。早在1975年,徐家汇地区还位于远离上海市中心的边界位置,但就在这片荒僻之地,圆形的上海体育馆拔地而起,成为当时上海的地标建筑。
首次载入《世界建筑史》
上海体育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专家魏敦山设计,并由我国自行施工建造。体育馆的圆形顶盖非常巨大,直径达110米,重量超过600吨,建造过程中,这也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后来,大家想出了一个“土洋结合”的方法,就是首先整体提升高度,然后通过微微旋转使其精确落位,最终圆形顶盖一次悬吊到位,施工取得圆满成功。更重要的是,这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输于其他任何人的智慧。
万体馆外立面采用的是上海耀华玻璃厂在国内首次试制成功的浅蓝色隔热玻璃,场内照明则采用了605只“满天星式”碘钨灯。这让万体馆的穹顶如星空般熠熠生辉。
1988年7月1日“世界建筑日”前夕,上海体育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43座优秀建筑之一,和上海游泳馆一起被列为全球范围建筑史上的成功之作,首次载入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出版的《世界建筑史》这一权威著作,这标志着我国当代体育建筑走向了世界。
“万体馆”的体育印记
1976年,暨竣工次年,上海体育馆便开始承接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在内的国际级、国家级室内运动赛事,场次不计其数。在那个现场直播还没实现的年代,进入最先进的体育场看比赛,是一件多么“高大上”、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啊!
于是,但凡体育馆有比赛,门票便供不应求,引发了老百姓的观赛热潮。1.8万人的体育馆半成以上的上座率不在话下,真正是名副其实的“万体馆”。同时,上海作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使得上海体育馆与这项运动有着不解之缘,上海体育馆承办的首场比赛,就是1976年的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2005年,第48届世乒赛在上海体育馆成功举行,更让它和上海办赛擦出了闪亮世界的火花,在中国体育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
第48届世乒赛在上海体育馆举行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上海尤其频繁。万体馆还举办了如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重要国际比赛。
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
上海人的“万体馆”情结
今年的大年初一,徐家汇体育公园启动部分试运营,为广大市民提供运动健身的新空间。尽管焕新升级的上海体育馆还在等待与大家的相见,但上海人对“万体馆”的那份情怀永远不变。
2021年8月,新建的徐家汇体育公园综合馆面向社会征集新馆昵称,“万体汇”独占鳌头,以57%的支持率“一举夺魁”。“万体汇”的命名体现出了上海市民对于上海体育馆“万体馆”这个昵称深刻感情,不少市民表示“小时候就叫‘万体馆’,现在翻新了叫‘万体汇’,有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