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暇赴死》的剧情不再赘述,在饰演这一角色15个年头后,丹尼尔·克雷格为这一系列电影树立起一个新的标杆。在成功塑造出一名硬朗而不乏人性温度的詹姆斯·邦德后(这同之前任何一位饰演者的风格都不相同,却显然更符合时代的命题与召唤),他又在大银幕上亲手“杀死”了007,用事了拂衣去的绚烂谢幕,干脆利落地赢得了亿万影迷更长久的印象与怀念。
2022年1月1日,为了表彰丹尼尔·克雷格在电影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他被授予“最卓越的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The Most Distinguished Order of Saint Michael and Saint George,CMG)——巧的是,电影中的邦德也曾获颁CMG勋章。戏里戏外,角色与演员同获一项殊荣,当视作对克雷格饰演007一角的“钦定”与嘉许。值得一提的还有,早在《无暇赴死》公映前,克雷格就被获封英国皇家海军“荣誉中校”,这也与邦德在电影和小说中的军衔相同。
2021年9月,丹尼尔·克雷格获封英国皇家海军“荣誉中校”
干杯,女王陛下
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公主和丈夫菲利普在访问肯尼亚期间遇上乔治六世驾崩。据说,她是在一家树屋旅馆得知即将要继位的消息。在收到父亲驾崩的消息后,伊丽莎白仓促回国位,当被问到会否选择伊丽莎白作为尊号时,她称“当然”。伊丽莎白的祖母玛丽太王太后,于1953年3月去世。按照玛丽的临终遗嘱,加冕典礼如期于同年6月2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举行,并首次以电视形式播放。伊丽莎白二世的时代,由此正式开启。
还是在1953年,在牙买加“黄金眼”别墅退休赋闲的前皇家海军军官伊恩·弗莱明,一方面出于对新缔婚姻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想把自己在二战时的传奇故事婉转传世,端出了那台镀金的Royal Quiet Deluxe 便携式打字机。“那个贱人死了。”叼着心爱的土耳其香烟(弗莱明习惯把香烟嵌入黑色胶质的登喜路烟嘴上吸食),他敲下了这么一行文字——第一本007小说《皇家赌场》由此诞生。
007原著小说作者伊恩·弗莱明(前中)同两位制片人和第一任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会面
是的,007系列电影诞生至今整60年,而007系列小说诞生至今,则同女王在位的时间差可相仿,都是70年。电影当然要比小说的影响力大得多。对于战时可以接触到最高机密的弗莱明而言,意识形态倾向不消去说,但不管是小说中还是电影里,邦德对于女王的态度,一言以蔽之都是忠诚而不假辞令,略带调侃却不出大圈的。
对于冷战时代的四位邦德饰演者,肖恩·康纳利、乔治·拉扎贝、罗杰·摩尔和蒂莫西·道尔顿而言,他们饰演的邦德对于女王的态度颇可玩味。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的康纳利,既是首任邦德饰演者,无疑也是最成功的007,他早已与角色间达成了互相成就的伟绩。
2021年,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将六座詹姆斯·邦德雕像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雕像放在一起
如果说女王“刻意”选在苏格兰拉上人生的大幕,是她对“联合王国”最后的奉献。肖恩却一直是个近乎苏格兰“海外孤忠”般存在的符号。笔者曾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一条街巷偶遇康纳利的半身铜像,一问之下,才知道这里是苏格兰俱乐部的所在,而肖恩是以外籍苏格兰人身份入会的创始会员。作为苏格兰民族党党员,该党持中间偏左立场,支持苏格兰独立运动,康纳利更曾利用个人形象为该党捐款。他终其一生不改支持苏格兰独立的政治主张,这从他生前每每出席重大场合都着传统的民族服饰苏格兰方格裙就可见一斑。007电影中,邦德有一句展示立场的口头禅,“The things I do for England.”(为了英格兰)肖恩说这话的场合不多,一次还是在一场床戏前,以戏谑地口吻讲出。
1967年的《雷霆谷》中 肖恩·康纳利饰演的邦德同女反派的一次互动前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The things I do for England.”
罗杰·摩尔是出演邦德次数最多的演员,也贡献了银幕上最为风流倜傥的邦德。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则是个十分严谨甚至很有些“妻管严”的好男人,也从不轻易对外公开自己的政治立场。可英国王室第一次公开为007电影站台,就发生在摩尔一任期间:1977年,007电影《海底城》首映礼上,查尔斯王子就曾作为贵宾出席。此后基本上每部007电影的英国首映,王室成员都会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