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城》的电影开头,邦德在雪山上被克格勃同行一路追杀,不得已跳下悬崖,观众看着他急速下坠……揪心的刹那,伞包展开,一顶硕大的“米字旗”降落伞托起了他。恰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丹尼尔·克雷格护驾英国女王空降伦敦碗的殊荣。
1987年《黎明生机》剧照,蒂莫西·道尔顿饰演邦德。
莎剧演员出身的蒂莫西·达尔顿只饰演过两部007电影。在1987年的《黎明生机》中,邦德从军需官Q那里领到了一把造型为钥匙扣的声控微型炸弹,编剧将这枚“诈弹”的引信设定为英国著名爱国歌曲《Rule, Britannia!》(统治吧,不列颠尼亚!)的口哨声,是为达尔顿在电影中不多的一次立场表达。
皮尔斯·布鲁斯南是冷战后首位邦德饰演者。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邦德电影中,或许是之前007电影中的爱国宣言早已发酵为影视老梗,亦或者是后现代思潮下流行文化解构一切大行其道,片中的邦德在很多同敌人言语交锋场合——就像本文开头所述,片中的大反派攻击邦德信念的出发点和归旨,一般都是围绕英国“陈腐”的君主立宪政体和女王的存废做文章,而邦德对此的反击则是坚定而一以贯之的,“For England? No,for me.”(为了英格兰?不,只为我自己。)
从1995年的《黄金眼》起,到2012年的《天幕坠落》,朱迪·丹奇一直饰演007的主管领导M夫人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皮尔斯·布鲁斯南与丹尼尔·克雷格的007任上,他们的领导都是一位女性(朱迪·丹奇饰演的MI6局长,现已被拉尔夫·费因斯接任)。说回朱迪·丹奇,在整个布鲁斯南的007任期内,电影中的M还是个“工具人”般的存在,这着实可惜了影后的演技。丹尼尔一任中则不然,邦德和M夫人间互动频仍,且越处越像是一对母子(不要忘记小说中邦德是个孤儿的人设),尽管《量子危机》(2008)中,邦德调侃过“她是个絮叨的老妈子”。但在日常称谓里,邦德对M夫人的称呼,早已悄然转换为“M”还是“Mum”的含混不清。
这种对女性领导人情感的兴寄,无疑也可以视作当代邦德,对女王陛下的一种感情寄托。也无怪乎,2012年《天幕坠落》中,邦德被“误杀”认定阵亡后,M望着写字台上那只身披米字旗的斗牛犬摆件,为他的讣告写下了这句“他是英国人坚忍不拔的榜样”的极高评价。
不应该忘记仅仅出演过一次邦德的澳大利亚演员乔治·拉扎贝,要知道在007电影中(1981年的《最高机密》),曾经出现过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形象,却从来没敢“僭越”地在大银幕上,让邦德和女王陛下同框。唯有一次,就发生在拉扎贝的任上。
1969年《女王密使》公映——那正是好莱坞电影经典叙事时代的尾声——片中的邦德是个十足的逍遥派,在同领导M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他让局长秘书帮自己打印好只有一句话的辞职信,“正式请辞,即刻生效”。回到办公室收拾东西准备走人,而当一切收拾停当,他又有些怅然若失,坐在舒适的皮椅中,望着面前墙壁上挂着的伊丽莎白二世标准挂像。他举起了手中的酒壶:干杯,女王陛下。
1969年《女王密使》剧照。乔治·拉扎比饰演的邦德举起酒壶向女王挂像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