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突破绕月探测的轨道设计、高精度高自主控制、地月距离测控通信、复杂环境热控等关键技术,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嫦娥一号”实现中国千年奔月梦想,开创了“微波月亮”先河,开启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 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在环月轨道上对全月球进行高精度立体成像,并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分辨率优于1.5 m的详查。
“嫦娥二号”在完成既定月球探测任务后,于2011年8月飞抵距离地球150万km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展环绕L2点的空间探测;又于2012年12月,飞抵距离地球700万km处,实现与4179(图塔蒂斯)小行星的交会飞越探测,成为中国第1个环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航天器。
“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突破直接地月转移、高精度延时积分成像、行星际轨道设计与控制、千万公里级深空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首次实现“一探三”,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和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嫦娥二号”的研制与成功实施,开辟了深空探测新领域,开创了任务新模式,取得“低成本、高质量、高回报”的突出实效,将中国深空探测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 嫦娥三号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13 d后实现月球虹湾地区精准软着陆。
此后,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两器分离、两器互拍,并分别开展月面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圆满完成“落”月任务。

“嫦娥三号”着陆器 来源:http://www.cnsa.gov.cn/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突破了月球着陆自主导航控制与悬停避障、变推力推进、着陆缓冲、月面移动、月面生存、遥操作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月面着陆探测器、月球车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测;首次采用对月测距测速和地形识别敏感器及7500 N变推力发动机实现月球表面高精度软着陆;首次采用重力辅助两相流体回路技术,实现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月面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