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结了华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践方法,即在业务数字化、流程及IT服务化、场景化算法建模三个基础上,建设供应链两层智能业务体系,推动作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型。
来源:灰度管理
01
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正处在“爆炸式创新的前夜”,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给人类带来无限可能。一些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产业价值转移,甚至重塑全球的商业模式。对比2010年和2020年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可以发现,新上榜的Apple、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数字原生企业,替代了GE通用电气、壳牌、埃克森美孚等传统行业的公司。
为了应对数字技术给传统工业带来的挑战,各国纷纷推出制造业现代化战略,如德国于2011年提出“工业4.0”概念,美国于2011年提出“工业互联网”,中国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等。GE通用电气、西门子和施耐德电气等公司分别推出Predix、MindSphere和EcoStruxure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未来,非数字原生的企业要想在数字时代生存下来,急需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02
华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华为于2015年启动了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变革,聚焦于提升客户体验和创造价值,并以ISC+愿景为牵引,打造数字化主动型供应链,力争实现六大转变,即:
1.将华为当前以线下为主的业务模式转变为线下、线上并重;
2. 将原信息串行传递式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信息共享的协同并行作业方式;
3. 将大量手工作业的工作内容转变为系统自动化处理;
4. 将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判断的决策模式转变为基于统一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模型的数据分析使能的决策支持模式;
5. 将原来以深圳为中心的“推”式计划分配模式转变为预测驱动的“拉”式资源分配模式;
6. 将原来的集中管理方式转变为一线自主决策,总部机关提供能力支撑和监管的管理模式。
03
华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历程
从ISC+变革启动到现在,华为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主要经历了数字化和数智化两个阶段。数字化,即构建数字化能力基础,包括数据底座和流程/IT服务化。数智化,即在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算法和场景建设,让业务变得更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