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8.q578.com/ef/0612/5dc7974ae03b76e8.jpg)
图3 基于算法的双向模拟引擎
04
构建两层智能业务体系
在数据底座、流程/IT服务化改造和算法建设的基础上,华为供应链进行了业务重构,形成了两层智能业务体系,即基于“灵鲲”数智云脑的供应链智能决策和基于“灵蜂”智能引擎的敏捷作业。其中,“灵鲲”数智云脑是供应链的业务型大脑,在两层智能业务体系中负责全局性的数据分析、模拟仿真、预案生成和决策指挥。“灵蜂”智能引擎则是面向作业现场和业务履行的智能作业单元,可以实现敏捷高效、即插即用和蜂群式的现场作业。
01
“灵鲲”数智云脑
智能运营中心(IOC)是供应链“灵鲲”数智云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三个维度推进供应链运营的智能化。
在业务运营层面,面向关键业务点,IOC设置了300+个探针,自动识别业务活动或指标异常,实现了从“人找异常”到“异常找人”,从“全量管理”到“变量管理”的转变。
在流程运营层面,首先通过流程内嵌算法,自动实现流程运作过程中的管理目标,减少管理动作。其次,在正向流程设计中考虑逆向业务产生的原因,减少逆向业务的发生。最后通过流程挖掘技术,识别流程的瓶颈和断点,再不断优化和合并同类项,实现流程简化。
在网络运营层面,通过接入供应网络数据,IOC可以快速感知和分析风险事件的影响,并基于预案驱动供应网络的资源和能力,快速进行调配和部署,实现风险和需求实时感知、资源和能力实时可视、过程和结果实时可控,打造敏捷和韧性的供应网络。
IOC打破了功能的“墙”和流程间的“堤”,实现关键业务场景下跨功能、跨流程和跨节点的合成运营,以及异常发现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快速闭环。以华为深圳供应中心订单履行异常管理为例(如图4):在变革前,订单履行异常管理是一项高能耗业务,需要100多名订单履行经理分别与统筹、计划、采购等角色沟通,再进行分析和处理;构建IOC后,系统可以自动发现异常、定位、分析原因并提供方案建议,从之前的人工操作变成了系统自动处理加人工辅助确认,作业效率提升了31%。
![](http://imgq8.q578.com/ef/0612/0d64c6f091438194.jpg)
图4 IOC赋能订单履行异常管理
02
“灵峰”智能引擎
“灵峰”智能物流中心是“灵峰”智能引擎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灵峰”智能物流中心的智能化运作,可以更好地理解“灵蜂”智能引擎如何实现敏捷高效的现场作业。
“灵蜂”智能物流中心位于华为物流园区,占地24000平方米,是华为全球供应网络的订单履行节点之一。
在节点内,“灵峰”智能物流中心构建了库存分布、波次组建、AGV调度等12个算法模型,应用了AGV、密集存储、自动测量、RFID等9种自动化装备,实现了来料自动分流入库、存拣分离智能移库、智能调度、波次均衡排产、成品下线自动测量、自动扫描出库的高效作业,将现场作业模式从“人找料”转变为“料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