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
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奖项殿堂之首。
知名度最高,获奖者荣誉最高。
可中国近些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却少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得奖者人数只有印度南非的1/5

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点,诺贝尔奖的评判组织,是西方人,准确的来说瑞典和挪威。
瑞典不用说,近期,它要加入北约的事情,闹得风生水起。
挪威这个国家,是怎样的呢?
挪威是北约成员国。挪威1949年4月4日加入北约,是北约创始国之一。
自然,哪怕诺贝尔奖的评判组织对于中国并无明显偏见,在相同或相近的科研成果面前,他们也不会选择中国的科学家颁奖。
而文学奖方面,中国文学家更是难以被外国所接受,中国所崇尚的理念,是五千年的传承。
虽然现在外国已经出现很多的孔子学院,但终究还是与外国具有显著差异,在此条件下的中国文学家,难以被外国所接受也很正常了。
导致唯一一个获奖者,还是在中国之前并不受关注的莫言。
其次,诺贝尔奖具有显着的延时效应,一般在成果出现之后,还需要等待30年左右观察其作用,以及影响力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判。
中国的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时至今日也不过短短40多年,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仍未进行评判。
相信在将来十年左右将会出现诺奖的井喷期。
最后呢。
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中国其实之前并不重视诺贝尔奖。
因为之前的中国正处于国家的起步期,而诺贝尔奖的要求,是对于全人类具有贡献的成果,并且是第一个成功制作出该成果。
而中国的特殊时期,决定了它的主要方向是突破外国的科技封锁,而非进行暂时看不见意义的科学研究。
因此,中国科学家所研制出来的成果,大多数都是外国已经进行过研究的。
还有中国有些诺奖级成果,比如说高中阶段学过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本来有希望获得诺奖。
但由于背后的老板们每个人都想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