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整合管理难度大。汇川技术的管理费用率,始终稳定在5%左右。而2022年一季度,埃斯顿的管理费用率,已超13%。
其次,并购需要资金。虽然埃斯顿靠定增解决了很大问题,但其账面60%的资产负债率,仍然远超汇川的40%。
汇川每年还能实现正向的利息收入,而埃斯顿通常要承担2%左右的财务费用率。
第三,并购绕不开的话题,是商誉。
2019年,埃斯顿收购CLOOS后,确实令业务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同时,商誉也从4.7亿,增加到了14.86亿。
什么概念呢?
截止2021年三季度末,埃斯顿净资产合计29.17亿。而商誉14.86亿,已达净资产的51%。
商誉本质上,就是并购时多花的钱。虽然名义上是一项资产,但根本没有实际价值。一旦经营不顺,商誉会第一个减值。
不知道净资产还不到30亿的埃斯顿,能不能背起这样的损失?
三、携手的伙伴,也是彼此的对手
往好了看,上下游一体化的埃斯顿,正在沿着四大家族之首——发那科的老路走。2020年,埃斯顿的毛利率已超ABB和库卡,与发那科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这一点,是让人骄傲的。
只是并购之后,管理费用高企,商誉减值埋雷。另外买回来的大部分系统集成业务都在萎缩,毛利率也被汇川甩开了一大截。
值得关注的是,汇川的工业机器人业务才刚起步,2021年首次实现盈利。但是,汇川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一年内将机器人毛利率提升了13.34%。而同期,埃斯顿毛利率只增加了0.15%,差距一目了然。
埃斯顿和汇川技术,在携手取代四大家族的同时,也会成为彼此最强的对手。不知道埃斯顿的龙头宝座,还能坐多久?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