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目前,小牛电动在产品均价上还占据绝对优势,领先于绝大部分同行。数据显示,2021年小牛电动国内市场出售新车均价为2959元,爱玛电动两轮摩托车为2031元,雅迪则从2020年的1118元微增至1265元,但仍在横向对比中大幅落后。
根据鲁大师调研的数据,截止2021年,雅迪在4000-5000元价位电动两轮车市场销量遥遥领先,几乎相当于小牛和爱玛之和。但在5000-6000元价格区间内,就是小牛的天下,6000-7000元价格区间内则是九号、和小牛两个品牌的分庭抗礼。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
然而,靠高端定位杀出重围的小牛,却在自己编织的高端梦里逐渐迷失。
一方面,高价不等于高端,小牛电动的产品质量和性价比遭受的质疑正在增加。随着用户心智的成熟以及智能两轮电动车的普及,小牛电动也失去了定义高端市场的资格。
有对比,自然也会有不满。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电动两轮车已经基本实现智能定位、APP解锁及导航、自动警报等功能,小牛电动引以为傲的智能化失去了独特性。但在价格上,小牛电动依然一枝独秀,这很难不让消费者对其性价比产生怀疑。
除此之外,小牛电动的口碑也在遭受考验。去年8月份,常州市武进区市场监管局向小牛电动开出一张近30万元的罚单,原因是后者在电动自行车在抽样检查中被发现照明项目、短路保护、蓄电池防篡改等环节不符合标准。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小牛电动更是汇集了近2000条投诉。
另一方面,雅迪、爱玛的产品均价虽然仍落后于小牛电动,但它们也正通过孵化子品牌、新产品线等方式发力高端市场。当选择变得越来越多,价格没优势、口碑也出现滑坡的小牛电动,自然很难成为所有消费者的首选。
去年7月份,雅迪发布了高端子品牌VFLY,首批亮相的就包括F系列、L系列和Y星人系列等多款产品。其中顶配版VFF200售价达到惊人的27999元,几乎已经向小型轿车看齐。
雅迪、爱玛从下沉市场杀向高端市场,无疑让小牛电动变得相当被动。
不过从市场大环境来分析,这几个头部品牌都有自己的问题,无论是守擂的小牛电动还是进击的雅迪和爱玛,恐怕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新老巨头齐聚,电动两轮车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在中国互联网界,似乎万物皆可围城。如今的电动两轮车市场,自然也不例外。
这一边,是赛道内一众老玩家的艰难度日。从股价、市值和最新财报表现来看,除了小牛电动之外,雅迪和爱玛两个头部厂商近期的日子也是不太好过。
对于行业领头羊雅迪来说,利润下滑是最大心病。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雅迪毛利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从17.4%下滑至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