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的下滑,侧面揭示了雅迪高端化战略受阻的事实。
在2020年,雅迪高级副总裁王家中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雅迪当时在一线城市消费者占比不足30%,超过七成的产品都销往下沉市场。正如上文所说,为了争夺高端市场份额,雅迪从去年开始发力打造高端子品牌,将顶配车型价格推高到万元级别。
然而,其高端化策略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数据显示,雅迪2021年的产品均价较此前两年进一步下滑,这表明中低端车型仍是其销售主力。
至于另一个老玩家爱玛,则正在遭受毛利、销量下跌的双重暴击。
截止上一财年,艾玛科技产品毛利率仅为11.72%,较小牛电动同期的21.9%低了整整10个百分点。一直以来,爱玛都走薄利多销策略,售价在1000元及以下的高性价比产品销量占比长期徘徊高位。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中,爱玛在5000-7000元区间的高端市场几乎绝迹。
坚持低价策略、稳守下沉市场,就意味着爱玛必须不断推高销量以维持利润率。但2021年年报指出,该财年爱玛科技年度销量仅为867万辆,相当于年初目标的54%。此外,由于共享出行业务订单减少,爱玛科技的直营业务收入也缩水了2%,如今可谓面临双重压力。
但另一边,新玩家还是前仆后继涌入。
背靠阿里的哈啰,从去年开始大力开发电动两轮车等新业务,并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哈啰的策略很清晰,主打平台服务和硬件产品。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哈啰电动车全渠道销量突破60万辆,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超过3000家线下门店,经销渠道已全面打通。与此同时,哈啰也在积极进攻高端市场,试图和小牛、雅迪一决雌雄。
去年年底,哈啰一口气推出了四款新车型,今年5月份又推出了全自研新车B70 Pro以及新升级的VVSMART3.0超联网车机系统。从售价来看,新款B70 Pro售价介于3900-4600元之间,虽然不及雅迪那么夸张,但基本和小牛出行看齐。
至于阿里的老冤家美团,更是亲自下场参战。去年5月份,美团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和人士任命调整,集团副总裁、原酒旅业务负责人郭庆接过骑行事业部帅印,直接向王兴汇报。
在美团内部,郭庆被视为“硬仗专家”,过去几年带领美团酒旅业务打了一场漂亮的狙击战,快速蚕食了携程等老牌巨头的市场。此次调任骑行事业部,足可以美团内部对这项业务的重视。
入局并不算早的美团,野心却很大:除了推出消费级电动两轮车产品之外,还有计划染指换电、终端销售赛道,不断扩宽业务边界。去年10月份,美团就上线了“源源换电”服务,和铁塔、e换电等第三方企业合作搭建线下电动车换电网络。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阿里、美团等互联网企业跨界而来,当然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这些巨头能给电动两轮车行业带来一些新的玩法和提升——比如提供真正的科技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