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8.q578.com/ef/0820/23b62d4349580475.jpg)
地层层理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发生于奥陶纪末期,距今4.4亿年前。
规模:III级。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又称奥陶纪大灭绝。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约85%的物种灭亡,腕足和苔藓虫1/3的科消失了:牙形刺、三叶虫、笔石中的很多种类也灭绝了,造礁生物受到了沉重打击。总和有超过100个科在这次事件中消失。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3.7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
规模:IV级。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主要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受影响最大的是造礁生物,如层孔虫、四射珊瑚、床板珊瑚等。腕足、三叶虫、牙形刺、疑源类、无颌类和盾皮鱼类同时也受到影响。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规模:I级。
事件:导致超过96%的地球生物灭绝,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从此衰败并消失,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http://imgq8.q578.com/ef/0820/e61110605143ab3f.jpg)
二叠纪的植物化石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Permian)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历史中最具灾难性的生物灭绝事件,造成90%以上的海洋生物和约75%的陆地生物灭绝。这次绝灭事件其实相当复杂,因为其中至少包含两个跨度数百万年的灭绝时期。海洋生物受影响严重,而昆虫也经历了它们历史上唯一一次大灭绝。小行星撞击、火山喷发、大规模甲烷释放、氧含量降低、海平面变动等诸多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这次灭绝事件。近年来, 大量研究表明, 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是一次全球范围的突发性灾变事件。
![](http://imgq8.q578.com/ef/0820/527bf65bc10fc28b.jpg)
二叠纪的植物化石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
规模:V级。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76%的物种,主要是海洋生物灭绝。
三叠纪(Triassic)是中生代的第一纪,位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崛起。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规模:II级。
事件:三叠纪晚期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整体灭绝,80%的物种灭绝,包括恐龙、翼龙、鱼龙等海洋爬行动物,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
最著名的一次大灭绝事件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次大灭绝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科学家认为,该事件是在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发生的,恐龙并不是这次事件的唯一受害者,当时地球上近50%的生命形式也遭到了灭顶之灾。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是科和属一级的生物灭绝率最低的一次事件。
![](http://imgq8.q578.com/ef/0820/b652d38fdea817ba.jpg)
恐龙化石
据生物学家推测,只有16% 的海洋动物科和47% 的属灭绝。这次大绝灭造成了17%的科、50%的属和75%的物种绝灭。由于这次大灭绝导致恐龙灭绝和哺乳动物崛起,而广为人所熟知。虽然这次大灭绝是最有名的,但却不是最严重的。但由于白垩纪生物大灭绝标志着“恐龙时代”以及中生代的终结, 它成为公众心目中最著名的生物灭绝事件。在海洋里,除海龟以外的所有海洋爬行动物、菊石都消失了;在陆地上,恐龙全部灭绝了。上述动物的绝灭为哺乳动物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地球历史由此进入哺乳动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