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创始团队持续深耕技术,在2021年提出Sparse-SIM方法(发表在Nature子刊),可将通用型SIM成像方法的分辨率提升至60nm。与此同时,「超视计科技」技术团队对Sparse-SIM方法进行包括计算精度、计算能效、不同细胞器成像场景、预处理和后处理、CPU多线程、GPU加速等多个维度的优化,在常规图形工作站的算力下,将计算速度提升480多倍,从而满足实时计算的要求。

从工程化到产业化
再到商业化
打通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并不容易。
「超视计科技」经历了从工程化到产业化再到商业化的完整历程。毛珩介绍,从2019年开始,「超视计科技」技术团队通过一年半时间打磨各个工程技术细节,于2020年11月正式发布HIS-SIM产品样机。紧接着一年的时间里,在三台样机上持续进行高强度的软硬件测试、改进升级、需求论证、功能添加整合,直至2021年9月终于完善产品样机。随后,多台HIS-SIM产品样机陆续奔赴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杭州、长春、厦门等十多家国内生命科学科研院所的公共仪器平台进行驻场演示,在不同用户、不同成像场景的使用反馈中全方位迅速提升产品品质,“例如用户操控软件,2019年至今修改已超5000多个版本,仪器操作更加便捷,功能更加稳定。”
毛珩表示,「超视计科技」已与多家国际知名的上下游企业合作深入生产质控环节,并落实本土化制造商的售后优势,提供快速响应的仪器闭环维护和面向用户定制化需求的配置升级,目前HIS-SIM已成功实现商业化。
毛珩介绍,以活细胞成像观测为载体,「超视计科技」的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应用场景丰富,例如在基础研究中关于细胞的诸多科学问题、通过细胞器状态进行疾病早筛、活细胞病理诊断、精准疾病治疗、研究病毒入侵细胞的过程和机制、药物筛选、体外诊断应用等等。「超视计科技」为科研用户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工具、专业的生物样本成像服务以及个性化的数据处理服务,同时也为下游的医药企业提供成像器械端和数据分析端的研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