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月# #9月财经新势力#
一个产业如果想从“星星之火”快速达到“可以燎原”的趋势,关键还得选对赛道,找到一个近乎能实现指数增长的模式。
比尔·盖茨曾经感慨道:“如果汽车工业能像计算机领域一样发展,那么今天买一辆汽车只要25美元,一升汽油能跑400公里。”
这个玩笑背后,却指出了燃油车的江湖地位:稳如狗。
然而,近年来在全球喊出“碳中和”口号的影响下,汽车产业的革命真正开始啦!
作为传统燃油车的对手,新能源车成了新时代的“燃油车”。除了担负着促进经济增长的使命,还扛起了保护环境的大旗。
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其定价规则(价值评估)不仅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也成为倒逼汽车相关业务方变革的一大驱动力。
路上跑的车,如何定价
从一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交锋很早就开始啦!
1891年,亨利·福特成为爱迪生照明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开始研发电动车。
20世纪初期,美国汽车市场形成了电动车、蒸汽车和内燃机车“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美国德州石油开采和内燃机技术的提高,电动车渐渐失去了优势,内燃机驱动车占领了汽车市场。
如今,靠着技术的变革,新能源车又“杀回市场”,开始与传统燃油车叫板。
一直以来,在汽车使用阶段,车辆的定价具有多样的应用场景,从B端的车企、经销商、二手车商、金融机构,再到C端消费者,大家都需要在各自的业务和交易场景中确定一台车的价值。
以用户为例,买车的时候,你会考虑什么?外观、舒适度、质量、保值性......
有人可能认为,汽车“保值”本身是个伪命题。毕竟,本质上汽车就是个消费品,不会像房子那样,是一个带有金融属性的商品。
确实如此,没毛病,从入手那一刻汽车就在贬值。
不过,对于这样一个大件商品来说,谁也不希望自己买回来的汽车贬值太快。至少,未来的某一天,在二手车市场上交易时,不会折价太多。于是乎,保值率这个概念被市场拿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