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年8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特斯拉Model Y、宏光MINI等热门车型的保值率超过大部分燃油车品牌。
此外,新能源车是为替代燃油车而生的。如果以后燃油车都没有了,这样的对比也就没了意义。
马斯克最近发表言论称:“如果你今天买一辆特斯拉电动车,我认为你购买的是一种增值资产,而不是一种正在贬值的资产。”或许他只是为了推销特斯拉,又或许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吧。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正是由于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的构造不同,两者所基于的评判标准也不一样,直接拿两者相对比,有点过于简单化了。
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传统燃油车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估值体系,这些历史交易数据给了我们大量的参考信息,而新能源车只能说才刚刚起步。
以国内为例,回顾一下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2014年被称之为“中国新能源车元年”。从那时起,国家开始布局新能源专用车,并一口气出台了1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只不过,当时国家主要的新能源专用车销量结构是城市物流车,例如环卫车。
接下来的几年里,在经肃清骗补、清查产能等一系列行动后,国内新能源车在2018年迎来了销量的爆发式增长。
因此,发展时间短,就意味车辆交易样本量少。根据公安部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99万。所以,用传统燃油车的方式来进行评定,有一些牵强。
除此之外,市场对电池等零部件也缺乏合理的性能与价值评价体系。并且,这背后还牵扯到一系列的服务,比如说:充电桩多不多等问题。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曽提及新能源车保费贵的现象,原因也归咎于其定价困难这件事上。
不过,新能源车的数字化进程发展很快,为提升二手新能源车的残值评定标准铺平道路。
去年7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二手纯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正式实施,明确了二手纯电动乘用车的鉴定评估流程及方法。新能源二手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三电,二是剩余其他部分。
此外,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中就提出,研究制定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构建涵盖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维修企业等汽车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统,加强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等。
与此同时,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