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短时间内将滴滴拉下王座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后,挑战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调整自己的打法。首先被抛弃的,就是注定无法持续的补贴战。
不久前,T3出行表示网约车行业的竞争焦点已经从烧钱补贴为主的价格战转变为以安全合规和优质体验为主导的运营模式之争,暗示该平台不会继续烧钱换增长。
另一边厢,自今年4月份以来,曹操出行已经取消了佣金返点政策,向司机一律收取20%的流水作为佣金。与此同时,包括美团打车、如褀出行在内的多个平台都降低甚至直接取消了早晚高峰接单补贴。
平台捂紧钱包的背后,是长期战略的转变。
去年12月份,美团对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智慧交通平台进行拆分,美团打车和美团无人车两个事业部进入独立发展阶段,负责人张星远和夏华夏均直接向王兴汇报。从这一次变动来看,美团已经明确了打车的长线业务定位。既然要放长线钓大鱼,烧钱跑马圈地这样的激进做法自然就不可能延续下去。
同样经历重要人事变动的,还有曹操出行。今年4月份,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接任曹操出行董事长一职,吉利CEO李东辉则退出董事局。经历过滴滴、Uber(中国)补贴战洗礼的周航,十分清楚这个游戏的残酷性。如今入主曹操,绝不会轻易重蹈覆辙。
只不过,在滴滴这个巨无霸面前,不再烧钱补贴的美团、曹操和T3们,还有吸引力吗?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前景只能说不容乐观。毕竟光从用户体量来看,滴滴和这几个竞争对手就不在一个级别。截止今年一季度,滴滴月活用户数几乎相当于排名2-10名的网约车平台之和——当中甚至包括同属滴滴旗下的花小猪出行。
更何况,美团要跟滴滴等竞争对手抢的不仅是客户,还有同样稀缺的司机和车。
最宝贵的资源,还是司机和车
8月22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督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多达11个网约车平台进行联合约谈。这种重要场合,滴滴和美团打车自然不会缺席,T3出行、高德、曹操出行、首汽约车、如褀出行等也赫然在列。
公开信息指出,在本次约谈中交通运输部向上述网约车平台强调了几个要求:排除安全风险、提高公开透明度、维护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有最重要、也是每次约谈都会被提及的一条——清退不合规车辆和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约谈重点谈到了针对聚合打车平台的网约车资质审查问题,要求相关平台严格把关接入车辆和驾驶员的经营资质。这一要求,矛头无疑是对准了腾讯出行、高德打车等在监管红线附近蹦跶的聚合平台。
对于这种局面,美团打车并不陌生。
2018年1月9日,也就是美团打车宣布向北京、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七城扩张不到一个月之际,南京客管处就向美团发起了第一次约谈。随后不久,北京市交通委也表示对美团打车即将登陆北京一事保持高度关注,原因是后者尚不具备在该市开展网约车经营服务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