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提议很快就遭到了戴威的拒绝,戴威认为资本应该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
看着油盐不进的戴威,朱啸虎彻底失去了耐心,立即以30亿美金将ofo股份出手他人。
2017年,共享单车1元骑,免费骑的活动层出不穷。
在大众欢呼的同时,背后的戴威却十分艰难,因为这些红包全部都出自自己的腰包。
之后,滴滴出行慷慨解囊,对戴威来说,滴滴公司罗总经理程维就是雪中送炭的情分。
却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一个资本的牢笼。

右一戴威
资本的牺牲品
事后,程维将戴威介绍给了背后金主软银公司孙正义。
初次见面,爽快的孙正义就答应投资18亿,这让整个ofo团队陷入了狂欢时刻。
却不知自己敬重的老大哥转头就向孙正义说,ofo存在内部问题不能投资。
为了达到日订单3000万,戴威将公司账面上的全部金额投资了进去,每月购买400万辆单车,广招员工,提高运营。
期间,程维派了50名骨干入驻ofo高层,明为帮忙搭建管理结构,实则是为了架空戴威。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10个亿的本金也花完了,如果想要继续运用是能将用户的押金拿出来。

滴滴出行公司
事成之后再还回去。
此时的戴威创业的初心也在与摩拜单车一次次的竞争中消磨殆尽,取代之的是无尽的欲望。
最终,ofo小黄车没有通过软银的审查,18亿投资也成为了泡影。
那么,ofo公司内部结构真的不够格吗?
作为联合创始人,耗资百万买特斯拉,助理更是挪用公款进行理财,ofo甚至耗费1400万发射了卫星。
而戴威更是随手送人牧马人和期权。
2018年9月,ofo被告上了法庭,一个月后戴威卸任ofo总裁。
共享单车创始人的创业史犹如昙花一现,就这在落下了帷幕。

损坏的小黄车
总结
有人称ofo的失败源于滴滴出行,实则不然。
归根结底,ofo的失败与创业团队的运营模式离不开关系。
戴威作为大学生,在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情况下,直接从校园跨越到商界,从学生变成了大老板。
创业团队也是气性相投的人留下,反者出局。
戴威成功于自己的自信与能力,也败于自己的自信、固执己见。
只是不该动用用户押金,最终不仅没了公司,还背负了一身骂名。
看完戴威的创业史之后,各位看官有怎样的感受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加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路上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