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一是这市场确实够香,二是能带着大家一起赚钱。
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至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一万亿。
市场大,各个产业都能找到出力的地方——预制菜从农田种植开始,经历加工、存储、运输等环节,再到消费者餐桌,一整条链路下来,能带动农产品生产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珠海,也加入了抢夺预制菜之都的阵营:9月初,珠海市市长黄志豪在预制菜智谋会上表示,珠海将以冷链设备为主角,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研究制定并出台全市支持预制菜冷链制造产业为主的政策;珠海斗门区将打造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形成百亿级水产品“标准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作为珠海明星企业的格力,依靠着品牌号召力+制造基因+冷链技术储备,成为珠海布局预制菜的带头企业。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分管负责人指出,珠海与格力应起跑领跑,结合自身秉赋优势,在预制菜产业链条中重点发力生产加工、冷链物流、仓储包装及“新厨房”等装备器械制造,建设预制菜装备器械制造集群高地。
此刻,格力背靠珠海,带着预制菜冷链制造设备,走向预制菜的风口。
02 雷声大雨点小的多元化
预制菜是格力的第N次尝鲜。
十几年来,格力跨了不少次界——手机、新能源汽车、芯片、光伏储能······以至于雪球上,有股民调侃:“学习速度跟不上了”。
在空调之外,当前为格力贡献营收的业务包括工业制品、智能装备、绿色能源等。
(格力2022上半年分产品营收情况 图源:格力年报)
其中,多元化最成功的,是自己养起来的多元化。
首先是自研、自产、自供的工业制品板块。
依靠着内部消化,工业制品成为“矮子”里的“高个”——2022上半年营收占比达到3.03%。
格力工业制品主要由格力电器旗下的工业核心零部件品牌例如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来做。其中,凌达压缩机是格力100%持股自主研发的压缩机。作为空调的“心脏”,格力在压缩机上持续有新突破:
2021年格力开发新一代家用多联机用转子压缩机,尺寸达到行业内最小,能效最大提升5%;研发风冷磁悬浮压缩机,打破了国外对风冷磁浮市场的垄断 ······
但这部分本质上是空调“零部件”,基本为格力所自用:在近几年的年报里,看不到外部客户。
究其原因,竞争对手不会把市场拱手相让——美的有自己的美资去做压缩机等核心产品;海尔选择了独立第三方供应商三菱电子产品。而这也决定了工业制品板块存在天然的天花板。
同样自我消化的还有智能装备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