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随着新兴车企、百度、小米、特斯拉、理想、蔚来等大量智能汽车生产商都纷纷建立自己的“云数据”,使得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在现实世界和虚拟数据世界协同上线,可以同时“行驶在公路和互联网上”,使得人类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梦想第一次照进了现实。

科技发展,伦理先行。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被给予厚望,但是应用中产生了诸多难以解决的伦理问题。随着全球范围内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深化发展,我国紧跟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已经使得智能设备开始融入人类生活。
然而,正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当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在常见的部分时,人类本身就从对自然物的依赖,转向了对人造物的依赖,当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人就被技术异化的越彻底。
不止在理论层面造成伦理难题,在现实层面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造成的伦理问题更加难以解决。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造成的伦理问题有两重维度,分别是传统的技术造成的伦理难题依旧未解决和随着技术应用程度不断深化而造成的种种社会风险伦理问题。

学界最早关注到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伦理问题是“电车难题”引发的道德两难,由此发展而成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危机选择的道德伦理问题,包括智能汽车的决策权问题,智能汽车的控制权问题、汽车无人驾驶技术作为智能汽车的实际控制者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汽车无人驾驶技术是否能够承担道德责任等传统的伦理问题至今还未曾解决。
此外,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应用造成的社会风险伦理也在成为阻碍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造成的社会伦理风险,从技术剥夺了人的主体性,或是人让渡出主体性,而导致人的劳动生存风险,从而进一步产生技术性失业风险和人类意义缺失风险。

人的主体性被技术剥夺,进而演变成人类的隐私泄漏和交往异化的社会交往风险;同时随着人类被外在技术的力量被异化,技术的力量不断加深,往往演变成数据资本化和数据垄断的信息异化的新型伦理风险。
三、无人驾驶的困境
技术本应服务于人类,但技术却在服务人类的过程中不断造成伦理风险。汽车无人驾驶隐私泄漏风险的问题也是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引发人们关注的热门问题。汽车无人驾驶就是依靠人工智能程序来完成代替人类的道路驾驶活动,道路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