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技术的好处在于将电池和底盘结构合二为一,更好地利用车辆空间、优化结构强度和性能表现等。续航方面,零跑C01入门版续航为525km,超长续航版则达到717km。作为对比,同级别的蔚来ET7最高续航675km,比亚迪汉715km。
智能化配置上,零跑C01全系标配28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可实现L2+级的智能驾驶能力。业内能在这个价位做到标配这些智能化硬件的企业不多,即便是价格相近、主打性价比的深蓝SL03也将智能硬件做成了选装。
除此之外,零跑C01还有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挂、自研的凌芯01芯片、高通8155芯片、Nappa真皮方向盘、OPPO Car+智能车联、同级首搭安卓虚拟机、23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等。按照朱江明的说法,哪怕是入门级的C01,也可以跟40万以上的豪华车媲美。
不做复杂的选配、“凯美瑞的价格,宝马5系的享受”,以上是零跑现阶段想要讲述的新故事。而C01,是零跑全新造车思路与风格的最佳体现。
在IPO前夜,推出这样一款自称是“20万元级别电动车天花板”的车型,零跑的用意也很明显,进一步增加资本市场信心,继续壮大声势。但是,市场会买单吗?
零跑是一家什么样的车企?
零跑的IPO之路,并不顺利。
9月20日,零跑表示IPO全球发售1.31亿股,每股售价在48港元至62港元之间,最终零跑售价定在了售价区间的下限——48港元/股,而且中签率100%。零跑汽车此前拟筹集15亿美元,最终融资金额不足8亿美元,不及预期。种种迹象都说明,资本对零跑的兴趣并不高。
零跑为什么撑不起高股价?除了港股饱和、造车风口降温外,更多的问题出现在零跑这家公司身上。
零跑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即便是与威马、哪吒对比,零跑此前也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个。
成立于2015年的零跑,2019年才推出第一款产品S01,是造车新势力中比较慢的一个。销量上表现的也不尽如人意,威马当年销量达到16810台,哪吒近9000台,而零跑的S01只卖出1037台。
2020年和2021年,零跑分别卖出8050辆、43748辆车,销售主力是T03。数据显示,2020年零跑T03的销量占比超过87%,2021年超过89%。
2021年下半年,零跑开始转换产品路线,推出更大、更贵的C11、C01。但在汽车分析师、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看来,直奔20万以上市场的C11、C01,并不具备优势,这块市场竞争太激烈,“零跑这家公司的优势在于把紧凑型新能源产品做到了极致,10万块钱以下T03性价比最高,再加上先发优势,这是零跑成功的一个原因。”
在交付两年后,零跑试图抛掉过去,进击新领域,但改变并没有那么容易。今年前8个月,零跑一共卖出7.65万台新车,其中T03依旧是顶梁柱,达到4.48万台,占比超过58%。
微型车很难赚到钱。即便是累计销售超77万台的五菱宏光MINIEV,靠着规模化效应,整车毛利率也只有2%-3%左右,更不用说初出茅庐的造车新势力了。
财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车卖的越来越多,但零跑是在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