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汽产业链拉胯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都遵循,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同时伴随收复国内市场,攻占国外市场的这么一条发展路径。
比如大家比较熟的彩电,白色家电,高铁,手机,光伏,风电,还有成套发电设备,高压电网设备(交流直流),水处理设备。
唯独有这么一个产业,四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三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二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现在,他们还在引进技术。
这个行业就是汽车行业......
为什么要一直引进技术?
因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日美德,已经在发动机,变速箱,悬架,电控系统等核心领域投入了不知道多少个百亿,产出了多少次的技术创新,这是人家的核心。博世,大陆,爱信,ZF,德尔福就像核心的守护一样,在这方面,中国无论投入再多的资金都只是在不停地追赶别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中国现在某个公司,要开始研究变速箱了,目的是比肩国际品牌,那么衡量的指标只有3个,便宜不便宜,稳定不稳定,先进不先进。
如果单纯比其中1个,那么我们是可以做一个绝对便宜的,但是你放心,肯定不够先进不够稳定。
如果做一个足够先进的,你放心,一定比ZF同技术水平的要贵很多。
那好,这时候就孤注一掷,卧薪尝胆,苦干十年,一定要拼出一个三个指标都可以和国际厂商掰手腕的产品。那么这个钱,谁出?
没有企业出的起这个前期的无底洞式的投入。然而真相比这个更可怕:当我们在这十年间奋力追赶别人的时候,人家可能又有新发明了。
中国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这是后遗症,改变这个后遗症的方法,只有一个:电动化!改变游戏规则!
不用发动机、不用变速箱、就发展新能源车!你们积累那么多的年的技术,现在我们不用了。
我们要发展电动化平台 、用高精度地图、电池、雷达,这些你们积累不多的领域打败你们。看我们聪明不聪明!
2、能源安全
我国现在一年进口三亿多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首先是光原油市场波动,不管涨还是跌,你作为需求端,资本总能收割你。
多花点钱忍忍就过了,最关键是一个国家能源途径的战略安全,这个战略安全指的不仅仅是原油进口通道,什么马六甲或者从缅甸从巴基斯坦进口的问题。讲真,如果中美真爆发大规模热战,就算你把原油都换成管线,美帝轻轻松松把你原油管道尽头的输入端,比如说伊朗啊俄罗斯什么炸个遍也无所谓。
即使战时进行能源管控,留两亿辆战时没油跑的汽油车和留下几千万辆充了电就能跑的电动车,完全是两个概念。切换到电动车频道之后,战时将对整个国家的动员和后勤能力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而且在和平年度,如果沙特突然革命了,俄罗斯突然革命了,油价突然像08年一样,涨了5倍。怎么办?
命根子都掌握在别人家手里,要你你愿意?
3、环保问题
有些人拿电动车用电也造成环境污染来说事。今天再来详细说一下
第一,汽车所有的污染,都是在市区内。而发电厂都在郊外。也就是说同样的污染,在市区污染几百万人,在郊外,污染几千人。这是一个功利的问题。而且汽油车的排放参差不齐,怠速阶段污染非常高。而火力发电厂脱硫脱硝脱尘,产生同样的能量,造成的污染来比,发电厂也远低于内燃机。
另外一个角度是说生产电动车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很大,嗯,生产汽油的过程中污染也不小啊。
最后一个角度是电池的拆解。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新兴行业有它发展的规律。现在分解难成本高不意味着十年后还成本高。你跟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强调,关键是微积分,微积分你搞不好这高考你就白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