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危机
新车发布后,抛给理想的考验除了L8的产品力是否依然能打,还有开始交付后所面临的产品瓶颈。
理想常州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目前除理想L9外,工厂仍有四位数理想ONE排产计划,在结束剩余理想ONE的生产任务后,便会开始排产理想L8,此前由理想ONE和理想L9共享的一期产线也将变为由理想L9、L8共享。
理想需要L8来填补理想ONE停产后的产能空缺,但规划年产能仅10万辆的常州一期工厂注定无法满足理想L9、L8两款产品的交付,李想也曾表示,“两款第一个完整月就可以交付过万的全新车型同时爬产的难度太大了。”
9月27日,第1万辆理想L9正式下线,在理想ONE订单和排产量下滑的前提下用时超过1个月。可以预计的是,当两款新车一起排产,理想L8的产能将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爬升。也就是说,如果销量受到影响,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受制于产能上限。
与此同时,多位员工确认,目前理想常州二期产线目前仍处于PPV试生产阶段,“年内正式投产不太可能。”此外,上述员工猜测,二期工厂产线的排产工作并非生产今年的理想L9与L8,而是为明年的理想L7和L6做准备。
在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纷纷内卷产能的2022年,短时间内只有10万辆年产能在手的理想即将面临产能限制交付上限的窘境。
不止如此,李想曾在今年Q2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将在2023年推出第一款纯电动车。和特斯拉一样,理想的电动车计划走快速充电路线,李想曾透露目前纯电车型实验车目前可以做到充电10 分钟充电满足400公里续航。
车端有进展,但在关键的补能网络上,理想仍然布局缓慢。想要实现上述超快充能力,需要车端具备800V的电压平台和4C倍率的充电电池,充电站具备480V的大功率充电能力。这意味着理想若要将其作为主打的技术能力,真正落地,仍绕不开自建。
刚上市的小鹏G9搭载了800V高压SiC平台,配合小鹏S4超快充电桩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km,不过其问题也在于,目前能够与之匹配的充电桩数量仍十分有限。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理想汽车充电补能团队自成立以来多次招标建设充电站,但中标后续工作均不了了之,很难持续推进,“他们(理想补能团队)决策不统一。”
除此之外,在负面不断的9月,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两次减持股票的行为也让资本市场变得愈发敏感。这或许只是创业者变现的一个正常举动,官方也回应称,此次减持属于个人原因,但在这个时间点,还是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在一位投行合伙人看来,虽然其持股比例仅下降0.06%,但此次时机却仍波及到市场信心。“目前几大券商都已经下调理想汽车的目标评级。”
对于理想来说,最好的回击方式无疑是新车的成功接棒,以及更好的财务表现,在上一轮从0-1的卡位赛结束后,如今新的机会和危险又一并来了。
(注:文内陈强、李沁、聂涛为化名)
作者 | 崔秋阳
编辑 | 王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