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能源汽车正在以低碳环保的方式取代传统意义的燃油汽车,然而作为电力汽车的核心锂电池,近来却因为原材料稀缺,价格一路飙升,让消费者倍感压力。
2021年底,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约为每吨27.9万元,进入2022年后,价格一路飙升,仅仅今年1月1日到1月14号,半个月就涨了51000元,报价已经达到了每吨33万元,最近更是飙升到了每吨48.75万元。
随后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也出现大面积上涨,截止到今年9月初,价格已经到了每吨47.55万元。
由于碳酸锂的价格飙升,电动车电池制造商为了回本,就需要把电池价格提升近25%,而这种成本也会促生电动车制造商提价15%,特斯拉、比亚迪、小鹏汽车等电动车知名品牌也都纷纷涨价,涨幅在3000元到3万元不等。
这样的现状意味着人们买车会更贵了,同时也让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
钱到底被谁赚走了?
有很多老百姓猜测,这电动车涨价,钱全让这些汽车厂商赚走了。但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却发布了一组数据: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在营收仅下降4%的情况下,利润同比居然下降了25.5%。也就是说车没少卖多少,利润却下降了1/4。这是怎么回事呢?
刚才也说了,因为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猛涨,不少车企也招架不住了。包括广汽、宁德在内,都抱怨:
我们通过几年的技术升级,方案优化,好不容易把电池的成本给降下来了。如今原材料价格一涨价,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啊,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不仅没赚到钱,卖车的利润不少还被原材料价格分摊了。
这边车企也叫苦不迭,暴涨的钱到底进了谁的腰包?还得说那些矿产商和锂材料加工商。不少锂矿企业也成了利润收割机,有的企业甚至净利润能翻五倍。
像赣锋锂业,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了408%,天齐锂业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了134倍。随之而来的还有股票新能源板块的波动,锂矿股票是集体上涨,其中天华超净涨幅最高,达到了13.07%,让不少股民淘金者着实赚了一笔。
很明显,整个电动车产业链的利润都被处在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赚走了,面对持续大规模上涨的锂电池材料价格,下游的电池生产商和汽车制造商真是一点脾气没有,谁叫我们原材料话语权不足呢!而这些利润必然也要平摊到电动汽车消费者手中了。
被卡脖子的锂电池原材料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锂电池原材料怎么一夜之间卖这么贵啊?正常来说,不是有市场调控的吗?
这主要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了,二是受到疫情影响,锂原料资源出现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所造成的。
2021年,全世界对于碳酸锂的供应需求达到了53.93万吨,而全世界的实际供给为51.2万吨,出现明显的供给缺口,而专家预计,未来两年内,此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继续出现。而这种局面对于我国产业链的影响则显得更加明显。
因为我国高达85%的锂资源依赖于进口。虽然我国目前勘测出来的锂资源在全球排名第四,然而由于国内锂矿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诸多不利因素使得我国暂时放弃了对本国锂资源的开采。
而全球70%以上的锂资源分布在南美和澳洲,话语权当然被人家所掌握。去年,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更是举行了三次锂辉石精矿拍卖,成交价由最初的每吨1250美元,一路飙升到每吨2350美元。
说得通俗点就是,人家澳大利亚家大业大,你不买有人买,谁出价高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