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在鹤岗把电商做出名堂来,难度很大。今年双11,小豪哥只是跟着官方参与了满减,并没有专门做营销活动,因为“离开杭州后,我没有办法实时监督商品的质量以及发货效率等问题,处理售后也更麻烦了。”另外,鹤岗的物流能力有限,双11时,当地买东西的人更多,本地快递公司人手不够,收快递都忙不过来,最近基本上不做大量发货业务。
阿里巴巴社会公益部驻(吉林)汪清县“乡村振兴特派员”姜昌征告诉圆锥体,“其实只要了解一点商业运营的都会知道,鹤岗没有产业配套;交通闭塞,距离大市场较远;人才储备也不够;说要去鹤岗发展产业且炒得火热的人,大多别有所图,或是想借鹤岗来炒作自己;或是准备去‘套政府扶持资金的’。”
圆锥体了解到,奔着房价去鹤岗的年轻人,真正能留下来的并不多。带货主播@温州大静静在鹤岗居住一年后,不得不离开鹤岗回到了温州。在鹤岗的这一年里,她做过直播带货,开过火锅店,也做过中介,帮粉丝看房子、装修,但因为种种原因,事业始终没有太大起色。“没有积蓄了,要继续搬砖,无法随心所欲地生活。”她在视频里解释。
在鹤岗的消费者
早在10月初,网友孟孟就在小红书上发帖,寻找同在鹤岗的姐妹一起上车拼单,目标是李佳琦的双11直播预告清单。
不只是孟孟,很多鹤岗人都打算在双11添置一些东西。静静就在10月31日晚,下单了全家要用的家居洗护用品,以及女儿的厚外套等衣服。“有的店铺双11开售第一个小时里下单还有优惠,但往年因为0点开始,需要熬夜付尾款,我就放弃了。但是今年晚上8点开始,我终于赶上了一回。”
虽然因为鹤岗的地理位置,网购的到货速度相对较慢,但也阻挡不了静静和她的朋友同事对双11的热情,“每年双11我们公司门口的收发室里面都堆满了‘成山’的快递。”
返回鹤岗老家创业的绥滨人东北特产店创始人栾洋,在今年双11也买了不收东西,“我已经不怎么在线下买东西了,平时基本上都是靠网购。县中心的商场我很久没去过了,卖服装的三楼我甚至从未上去过。”
小豪哥也表示,自己日常生活的很多所需都是网购解决的。而其他搬到鹤岗的博主,其分享的装修过程和日常生活,在本地没法找到的就去网上购买。
李佳在鹤岗买的房子前不久刚过了户,最近正在装修,“一不小心装修就超预算了,但是考虑未来要来这边住很久,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前不久他刚远程“遥控”装修师傅安装了自己网购的洗碗机等家电。
双11期间,李佳分别在天猫和京东下单了智能马桶、智能LED灯等,寄到了鹤岗的房子里,“加上消费券、以及凑满减便宜了小两千,但愿好用,谁不希望在家里住得舒适呢。”
“除了年轻人,年纪大的也喜欢上网购了,他们常常在拼多多上拼团,或者在刷抖音快手下单,家人朋友群里经常会看到拼多多砍一刀链接,或者是谁分享的短视频段子。”静静表示。
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直接打开了鹤岗的中老年市场,静静的的长辈和朋友同事的长辈,在刷短视频时也会控制不住被安利买一些‘小东西’,“甚至有一段时间,她们天天能收到各种‘清仓减价’服装之类的快递。”
但这种热闹并不属于所有鹤岗人。得利文库创始人尹承东和家人就没有在双11买任何东西,“前几年我身边的朋友还会凑凑热闹,买一些必需品,但是现在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我们觉得实体店买的东西更‘称心’;另一方面,一些生活中的小东西可能平时看短视频时刷到了,就立即下单买了。”
刘志鹏也表示对双11并没有过多兴趣,“在我看来,各大电商平台的手机端已经将网购的普及率推广得非常高了,消费者随时随地可以上网买东西,而且如今的大促活动太多了,双11在价格上也没有那么高的吸引力了。二是疫情经济等多方面影响下,大家的消费会越来越理性,更倾向于买必需品,而不是贪便宜买一些非必要的东西。”
此外,“鹤岗为了鼓励线下消费,发了几千万的消费券,比如满5000减800之类的,力度非常大,这也导致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人就直接线下消费了。”刘志鹏谈道。
鹤岗本地的宠物博主张少宇(@家有一犬)更是网购“绝缘体”,“我自身的消费欲望就比较低,加之我的工作性质让我大部分时间不得不宅在家里,所以除了网购宠物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我几乎不添置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