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oneer》,该幅绘画的分辨率达到了9600 12800,可以极高的分辨率打印在巨大幅面的画布上,为了能够展现足够多的画面细节,笔者将绘画的循环设置到了20000次, 从而使得画面尽可能产生足够多的具体的细节及图像信息。![](//imgq8.q578.com/ef/1115/0543d087b2bf6a27.jpg)
![](//imgq8.q578.com/ef/1115/18e8d2e2f27ac10e.jpg)
![](//imgq8.q578.com/ef/1115/d46cd8d6c23ae9fb.jpg)
![](//imgq8.q578.com/ef/1115/3e282f3d527d1b18.jpg)
![](http://imgq8.q578.com/ef/1115/0543d087b2bf6a27.jpg)
图13 《Pioneer》 人工智能绘画 9600 12800分辨率
除此以外,笔者还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创作。每一次会话指令下达时,笔者都要求人工智能进行10张作品的绘制,之后再从其中挑选出一张最满意的图像作为下一代图像的参照,之后反复进行三次筛选,最终得到了此幅绘画。
因为人工智能绘画的特性,导致了其无法正常判断何为理性、何为美感,因此在加入了人工的选择以及判断之后,图像由最初的一行行代码逐渐发展为具有艺术性、写实性的图像。之后笔者又对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该话题目前在人工智能业界仍然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并不具备自我意识,仅仅是对事物的模仿,对信息的筛选,它凭借高速的运算能力使得其仿佛有人类智慧的行为存在,然而也有以MIT教授、研究者为主的学派认为人工智能存在自我意识,只是其思考方式与人类不同而已。
![](http://imgq8.q578.com/ef/1115/18e8d2e2f27ac10e.jpg)
图14 《我是谁?》人工智能绘画 8192 8192分辨率 TRex-1667 2022年
这也使得笔者对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我意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实验,这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方式便是图灵测试,通过对人工智能进行不同的提问,以探求其自我认知,自我意识是否存在?诚然以绘图表现为主的人工智能程序,是无法以文字表达方式给予我们答案的,但是这幅名为《我是谁?》的图像,兴许是在冥冥之中反映出来:人工智能尝试性解读自身并进行自我描绘的样子。
![](http://imgq8.q578.com/ef/1115/d46cd8d6c23ae9fb.jpg)
![](http://imgq8.q578.com/ef/1115/3e282f3d527d1b18.jpg)
TRex-1667
Anonymous
电子综合艺术家,现居住于美国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