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迈向产品、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的三维共振新格局
从行为本质上看,网络可视化功能深入到网络数据运维行为的全生态。涉及 到对于网络数据的运营、分析、维护、管理、应用等运维行为,基本可以通过数 据采集、数据“清洗”和数据应用的通用步骤递进,同时对应五个层次: 1) 数据源,目前最主要的数据源是固网、移动网等; 2) 数据提取层,提供网络数据的获取、解析、移交等功能,即网络可视化 前端; 3) 数据融合计算层,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检索等,实质是网络可视化 后端; 4) 数据应用层,数据应用层实际上是广大计算机、互联网厂商的主阵地; 5) 最终客户层,是指政府、运营商、企业等应用系统和解决方案的最终使 用者。 在多层级的数据流转架构覆盖数据运维的全生态下,网络可视化同时具备“地 基”和“必要工具”的双重属性,已成为数据要素时代下的刚需。
技术升级叠加外部环境变革,行业迎来三维共振的新格局。在 5G 即将全面落 地的大环境下,网络可视化的相关需求有望复制 4G 时代的路径;同时考虑到 5G 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等优势,将带来如智能物联等新场景。而网络可视 化作为数据要素时代下的“排头兵”,我们认为将迎来产品、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 的三维共振新格局。
1.3.1、产品新格局:前后端产品互相交融
行业的多样性映射至需求定制化程度高,前后端产品融合格局凸显。网络可 视化是典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需求从下游客户诞生并向上层层传导。标 准化产品难以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促使上游供应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由前至 后”的全生态产品体系。根据近期采招网 5000 万以上大项目为参考,网络可视化 的对象不同将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存储接口、扩容需求等。在多行业耦合程度逐 步提升的背景下,网络可视化的前后端产品融合格局将进一步凸显。
而通过对产业链的梳理,网络可视化的产业链正向前后端产品相交融、商业 模式多元化的产业新格局谋进。 传统的网络可视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业务单一: 1) 基础架构提供商提供网络可视化软硬件基础设施,旨在解决解决行业内 带有共性的或架构性技术问题,如中新赛克、迪普科技、恒为科技; 2) 应用开发商主要为下游应用商提供完整的应用系统,专注于一类或多类 网络可视化应用,如迪普科技; 3) 系统应用商直接面向整个行业的下游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美亚柏 科、烽火星空、太极股份等。
新型网络可视化产业链促进商业模式多元化。随着研发不断投入,基础架构 提供商开始涉足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商也开始进军系统应用落地业务, 基础架构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开始直接向下游政府、运营商等最终客户提供产品 或解决方案。以中新赛克为例,公司打通政府、运营商行业前端、后端、解决方 案垂直一体化,公司 2021 年政府、运营商业务毛利率高达 60%、90%。
1.3.2、下游客户新格局:运营商集采规范直销,政府项目资质严控
运营商集采带动直销整体交付比例提升,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2016 年后三 大运营商开始规范集中采购网络可视化产品且明确规定不接受渠道商投标,供应 商由单一产品交付升级为系统整体交付,一方面直销降低销售费用率,另一方面 上游供应商高毛利率定制化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以浩瀚深度为例,2016-2021 年 毛利率由 33%增长至 53%,集采对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
政府业务资质要求不断收紧,应用商重要性不断提高。由于政府业务通常存 在高度机密性,相关企业的高资质已成常态。2017 年以来资质要求不断收紧,先 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销售许可证》、《涉密信息集成资质》以及每年都会 根据现实情况动态调整的《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政府业务相关资质。由于政府 业务资质相对难以获得,网络可视化上游仅中新赛克、浩瀚深度拥有对应资质, 政府业务的开展必须依靠拥有相关资质的系统应用商,如美亚柏科、太极股份、 烽火星空、锐安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