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供应链新格局:国产化替代提高整体稳定性
国产化替代为产品交付提供有力保障。网络可视化产品定制化需求程度较高, 且需求由客户决定波动性较大,供应链稳定性受到考验。目前网络可视化产业链 上游主要部件为芯片(成本占比 92%,主要是专用芯片、CPU、存储芯片等)和 其它电子元器件: 1) 专用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稳步推进。网络可视化产品所需专用芯片主要有 网络交换芯片、高端 FPGA 芯片、网络和计算机处理芯片等,目前网络交 换芯片全球主要供应商有 Broadcom、Marvell 等,前沿 400G 交换芯片 生产商主要是 Broadcom、Marvell,交换芯片国产化替代难度较大,但 不涉及深度学习 AI 等高端应用,没有芯片管控风险;FPGA 芯片主要供 应商为赛灵思、Altera,浩瀚深度招股说明书表示高端 FPGA 已制定较为 明确可行的国产化替代方案,紫光国微、复旦微电都是国产化替代供应商 候选人;
2) 装配国产 CPU 的产品已经较为成熟。当前网络可视化产品会根据需求选 用进口 CPU(如英特尔至强、Cavium、EZchip)或国产 CPU(飞腾、 龙芯等),以恒为科技为例,国产 CPU 已经覆盖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的盒 式和插卡式两大产品类型,且产品已经成熟,未来国产化趋势有望继续推 进。 3) 存储芯片国产化替代有望落地。网络可视化产品存储芯片主要供应商为美 光等海外公司,据浩瀚深度招股书披露,公司于 2021 年已对可国产化替 代的相关芯片型号功能、性能和电气特性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测试验证,国 产化替代供应商候选人为长鑫、紫光国芯等。 4) 元器件(各类功能模块、内存卡、PCB 和机框等)其他元器件均为一般 性电子产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供应充足。
1.4、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的“先行者”
目前,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的落地存在不及预期、建设周期不断滞后等痛点,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当前数据体系的非标化和不合理化。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是在 现有各类平台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新建数据服务、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政务 云监测、数据安全管理等系统组件打造的国家级政务大数据服务平台,由于数据 是平台服务的基础,《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明确提出数据统筹、 数据共享供需对接、数据支撑应用水平、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等五项不足,当前我国数据体系急需改善。
网络可视化对数据进行运维的行为,本质上是在对各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可 读化,能够解决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数据标准化痛点。1)标准化:据前文介 绍,网络可视化前端能够将流量处理形成如 XDR 话单等指定格式的数据,如将各 类由杂乱无章的图片、文字、视频等格式构成的流量转变为标准化数据,以解决 数据规范性、数据质量等问题;2)可读化:网络可视化后端应用能够将标准化数 据处理后得到更直观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使用数据,提升数据价值。网络可视 化对于数据标准化和可读化的处理能够满足国家政务数据大平台建设中数据标准 化建设和支撑应用水平等多个痛点。
由于全国的区县及省市的信息化建设节奏差异较大,各地均存在当地特色的 定制化需求。而从顶层设计的视角,数据的梳理和解读将成为作为“先行者”,锚 定不同建设阶段的数据梳理痛点。 以中新赛克为例,自身的高资质和产品矩阵主要用于政府部门的网络内容安 全大数据分析平台,其多项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需求。产品对于非 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数据抽取、补全、纠偏、去噪、整合等能力能够使 原始数据成为可信数据,该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数据标准化的需求。 此外,平台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能力能够满足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数据化趋势所带来的相关需求。
而美亚柏科对于不同阶段的建设均有涉及,其“乾坤”大数据操作系统打造 从数据采集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控。在数据采集阶段,产品拥有标签平台、可 视化构建平台、可视化研判平台,使采集的数据更标准化和高质量;在数据运营 阶段,产品拥有七大平台,通过 AI、建模等技术更好发挥数据价值。产品目前已 累计在 70 余个项目中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