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收到很多私信,包括这几个月在全国巡回演讲,跟很多投资者朋友聊天,我发现,很多人对2020年的经济和投资理解的偏见还是很深的。
临近年底,我梳理了一下2020年的宏观大事,总结一些投资总结,也正本清源的告诉大家一些底层逻辑。
首先,中国核心资产在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后的持续上涨,主要的逻辑源头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由于制度优势,使得中国能够用3个月的时间在本土快速结束这场疫情,并且依靠中国制造业强大的产能以及极大吞吐量的内循环,完成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股票圈和房投圈的朋友都认为自己做多的是中国的核心企业和广沪深杭这些核心城市,其实,各位真正做多的,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而当下,海外疫情的二次反弹,很多国家感染人数是去年第一波的数倍。所以,只要海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扩散,中国的制度优势就继续保持,核心资产就继续上涨。
这是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点。
2
第二,去年疫情爆发初期,大家都认为中国的出口贸易会收到巨大的冲击而崩溃。但实际上,出口不仅没有崩溃,反而逆势增长。
很多出口企业的订单多的忙不过来,要日夜赶班才能完成订单进度。港口的集装箱得靠抢才能拿到。
我在前几个月的全国巡讲也讲到这个问题。
不是中国的出口制造企业特突然牛X了,而是疫情导致国外很多企业停工停摆,我们被动接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转移订单。
比如下图的中国和印度服装出口的增速:
从去年一季度末开始,印度服装出口就不断下跌,而中国接了印度的转移订单后,出口一路高歌猛进。
3
第三,去年,全球罕见的出现了石油和美元同时下跌的场面。WTI原油期货合约价格甚至一度创历史的出现了活久见的负数——-37.63美元每桶!
而美元也从103一路跌至90。大家也从担心抢不到美元的“美元荒”变成了人人骂街的“美元崩溃论”。
投资者的情绪就是这么喜怒无常两极化。看好的时候恨不得捧上天,看空的时候恨不得踩到地底。
其实,对于上述石油和美元的事件,我的看法很明晰: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美国在全球建立的货币体系,也就是基于石油结算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大概率要走向多元化了,并且不可逆转。
这就是两个事件的底层逻辑。
当然,美国大放水的财政货当然是重要因素。但前者更底层的逻辑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而大家都急切关心的利率问题,在我看来,不过是草蛇灰线,伏行千里,未来也清晰不过:
在全球货币政策失效的当下,利率曲线一定是“周期性”的,未来每一次的利率反弹,都在接下来会出现利率顶部和中枢区间继续下移。
就是这个样子,不接受反驳。
4
那么2021年,我们怎么来看待今年的经济和政策?
首先,全球过去依靠中美G2拉动全球经济的逻辑,要变了。
因为明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动能依旧要扑街。因为疫苗全民接种没那么快,至少要半年。并且,即便疫情在美国本土结束,美国经济的恢复也很困难,债务危机压顶,美国科技周期迭代滞后,美国内部撕裂三座大山压在美国人的肩膀上。
所以,2021年,全球经济推动,还得看中国。
并且,2020年,中国是全球经济唯一正增长的国家。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中国给了人民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其取得的全球瞩目的成就将载入史册。”
2021年GDP增速估计会在8%左右。
但不要因为今年8%的增速预期,就觉得我们没问题了,那也不对。
因为2012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速就一路下滑,导致经济总量的新增基数其实是在放缓阶段。而中国的消费一起起不来,经济的好转大部分要靠投资。这种结构,长远来讲,很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