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实体企业明的贷款利息成本控制住了,但暗的隐性成本却仍在肆虐。
2
这两年支持中小微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力度非常大,但降成本的重点主要在银行端。
全面降准/定向降准,让银行有更多的资金放贷给实体企业;央行再贷款支持,让银行有更多的低成本资金放贷给实体企业;降低风险权重、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坏账容忍度,让银行更愿意给实体企业放贷……
为了解决中小微实体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包括央行和银保监会在内的监管层可谓是操碎了心。
也因此,银行发放给中小微实体企业的贷款利息越来越低,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释放的信贷红利却被贷款中间环节截走了!
在最近的某次记者会上,银保监会官员就金融为实体减费让利、有如下的回答:
对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我想强调一个新情况。
大型互联网平台向金融机构收取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推高了融资成本,在有的案例里面大型互联网平台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大概是6%、7%,实际上银行的贷款利率是4%、5%,所以整个实体经济和企业的融资成本里面,大型互联网平台占了很大一块。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些提供风险缓释措施的市场主体又是6、7个点,所以我们现在讲,减费让利既要在银行这端,同时要加大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等市场主体在收费方面的监管力度。
什么意思呢?
很多实体企业(以个体工商户居多),因便利性、易得性等原因(非常容易通过网络接触到贷款),往往从互联网平台获得贷款——现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有信贷业务…百度的有钱花、阿里的借呗、腾讯的微粒贷、京东的金条等都是互联网借贷。
而这些钱的最终来源是银行,互联网平台起得是一个获客引流的作用…当然不是白引流的,平台会收取引流费、大概是贷款额的6%-7%,这些费用就以利息的形式加在了借款人的成本里。
除了引流费之外,还有提供风险缓释措施主体的费用…其实就是担保费,大概在贷款额的6%-7%。
这样下来,借款人的真实成本就高达15%以上,但其中只有不到1/3的成本是银行的资金成本,成本的绝大部分被贷款中间环节赚走了。

▲京东金融的金条只是一个引流平台,钱来自于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