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资产”阶段性崩盘,是好事。
本篇观点很明确,用不了多久,以“酒茅”“医美茅”“猪茅”为代表的硬核资产会再次证明自己泡沫的硬度。
一句话:科创突围的曲折性,必然造成各行业“茅台们”会再次轮番表现。
全球资产荒;
颠覆性科技突围的焦灼现实;
机构偏好的定价逻辑
稀缺“茅台们”基本面的更扎实;
……
得出的结论都是唯一的。
充分调整之后的核心资产,香飘全球。
估值是空心球,企业价值是实心球,历史证明的优秀公司总能用时间价值的积淀,填实阶段性高估的空心球。
这段时间的资金取向,已经再一次开始有所动作。
1
自从2.18“抱团股崩了”之后,茅指数基本就被中小票按在地上摩擦,看一看2021年上半年基金经理的业绩排名,年初还被称之为“爱坤”的张坤大神,现在已经是“全班倒数第二”了。
理由很简单,重仓了茅台五粮液平安,重仓了阿里和腾讯。
年中总结复盘,看着别家基金已经赚钱,易方达张坤的后援会无奈地发出“我的钞票我心疼,我的文字还爱他”的感慨。
邻居王大姐说:“这个张坤,你到底行不行啊?怎么都还不如楼下的王二狗今年赚得多呢?”
追随张坤的人也开始因为2021年上半年的惨淡表现发生明显分化,有人说气炸,他就是“菜坤”,有人说“半年时间决定不了什么,中国龙头股泡沫膨胀的是机会才刚刚开始。”

曾经风光无限的蓝筹股确实黯淡了不少,用散户们的话来讲就是,它们越来越像一条死鱼,“大盘涨,它不动,大盘跌,它暴跌”。
反倒是,曾经被锤的不要不要的锂电池涨到了天上,宁德时代更是被世人喊到“5万亿市值在等你!”
截止7月中旬,宁德时代市值已经稳稳的超过13000亿,排名第四,距离沪深市值第三的建设银行只差3000亿,距离沪深市值第一的贵州茅台需要再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