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直接把茅台判死的说法,显然是情绪化了。
问自己一个问题,茅台的净利润能再翻一番吗?
2020年茅台营收979.9亿元,净利467亿,十四五期间能否实现营收和净利翻一番呢?
也就是大概2000亿营收,1000亿净利。
5年每年15%的稳步增速就可以完成,这还不包括未来极有可能的飞天茅台涨价。
另外,按照酱酒5年出酒的特殊工艺,未来几年出的酱酒供应会逐年通缩。因为2016-2019年茅台镇的酱酒供应是逐年下降。2019年更是创下27.39万吨的历史新低,也就是2024年茅台会更加稀缺。

关于茅台行不行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决定你未来是否依然看好中国A股的消费+科技的龙头股指型机会。
认为可以的,那么现在阶段性的“杀估值”就不是什么坏事情,如果你极度的悲观认为茅台已经不行了,那和茅台相忘于江湖就好。
每个人的认知要么是自己的“印钞机”,要么就是自己的“焚钞机”。关键看你的认知能否超越众人,拨云见日。
长期来看,在稳健利润的奔跑下,所有的估值恐惧都将烟消云散。曾经50块的茅台也曾令国人高呼估值太高。
时间的玫瑰并不青睐所有人,形形色色的概念股就像女神爱渣男一样,各种美好的海市蜃楼和故事总会阶段性让女神神魂颠倒,但待到激情散去,渣男终究是渣男,泡沫之后必然是一地鸡毛。

3
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才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之源”。
就像张磊在《价值》中叙述的那样,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知识体系,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而这项一生之功早已在儿时种下了种子。商场战场职场投资场,一切二八开的竞技场中,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唯一可靠的武器。
经得起实战检验的认知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如果认为你是对的,直接为你的认知判断下注并保持持续稳定盈利即可,争论包括我们圈内的家人们没有必要谁必须说服谁。
市场永远是多元的,而且大多时候是少部分人用事实证明了大多数人坚信了谬误。 就像2018年万达海航复星等大佬看空人民币一样,最终那些身价数千亿也都被打的断腰求生。
投资战场之上你的财富大部分是建立在别人犯错或者坚持某种谬误之上。
这句话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