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补上军工这个短板一直是近几年的战略任务。军工板块的表现跟利润没有关系,它更多的是对战争风险的预期。
在世界大乱的秩序周期里,军工就是一个国家的底气和信用。毕竟,安全的需求要远远优先于赚钱。
微博上最近有个段子:小时候誓言要达济天下,长大后才发现,增量财富萎缩,全社会陷入内卷的现实环境里,哪怕你想独善其身,都要竭尽全力。
这就是当下全球普通民众的呼声。
美国最新的一个数据,掌握着社会财富大部分的1%富人,他们的税后收入已经占到了全社会的40%。
近来年轻的朋友们说“我要躺平”。这显然跟富人的“躺赢”形成了鲜明的讽刺,这个世界一直希望的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型结构早已经泡汤了。
社会财富与社会人群之间的财富分配在持续变成倒金字塔,中层底层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焦虑。
年轻人的“躺平运动”更像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既然努力了也没什么好结果那就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不结婚,不生娃,不社交。
但是,朋友们,说句实话,躺平不解决问题,只是情绪的宣泄。
已经被摧毁殆尽的农业自然经济,在拥挤高成本的都市过活,你的躺平本身就意味着急速的坠入无底的深渊。
没有经历过农民工冬天在城市立交桥下过夜的痛苦,年轻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轻易用躺平来宣泄自己的愤恨。
因为,底层的苦,你吃不了。
4
最近,北京对学区房的重锤引发热议。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mt/b76f30744eccd975.jpg)
北京打破学校与周边住房的捆绑关系,也就是你今天800万买的名校A的学区房,到最后很可能被分到了“渣校B”。
以为买了个宝,最后却一夜成渣!
用这种行政手段打破学区房背后存在的“教育按资分配的格局”。
具体效果怎么样我们暂且不论,但从最近几年国内的动作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高层已经在极力压制“因房固化”的趋势。
拥抱效率——人群分化——固化趋势——打破固化——继续拥抱效率。这就是社会治理可持续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