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迅速引发了内资外资爆仓式清盘。
从26日27日连续两天的光头光脚大阴线也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
河南老乡但斌做了29年价值投资,第一次在微博发表了公开道歉。
对于教育医疗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的铁锤以及引发的连锁反应我们大多数人确实低估了“改革的铁拳”。
这次短期的调整可能会给大家一些情绪上的波动,这个不用回避,大家对未来的信心受到打击也都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在大阴线里谈牛市总会招人严重质疑,人非圣贤,孰能毫无波澜。
然而目前最最重要的依然是看清事实,拒绝情绪,避免流行的错误信息干扰了对未来的长期判断。
目前流行的错误信息是什么?
教育赛道被开枪打死了。
是这样吗?
通读教育减负的文件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教育赛道枪毙的是学科类校外培训,与文化课无关的美术书法体育舞蹈音乐等培训并未涉及,尤其是未来更大的赛道技术职业教育类培训才初露锋芒,用大白话来讲本次教育改革要让教育人才供给,真正匹配未来中国实体产业的几何数膨胀。
产业是教育投资或者军备竞赛的最终成本承接,如果产业端未来发生巨变而我们的国家还在拼命的供给“办公室白领”,那么只会造成白领越来越内卷,蓝领极度稀缺到影响产业体系的最终安全。
比如最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高考过了三本没有过二本,问我建议,我说全力支持拥抱高级蓝领的红利周期,具体赛道可以盯新能源车,这里面的机会比你去花高价上个工商管理三本要靠谱的多。我们知道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做技术蓝领,旧有的惯性思维里依然感觉太LOW了。
高级蓝领未来的社会地位和体面程度绝不会低于办公室白领的,而且收入上目前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快速拉开了,中产阶级最近几年的内卷,跟人才培养不适应产业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目前说这么多,也不一定大家都信,教培本轮的改革,把内卷的去杠杆,把符合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教培杠杆加上来,一压一抬才是操盘手的初衷,从最近新东方中公教育最新的表态也都能清晰的明白,短期内确实是个雷,教育领域的支出不会因为学科培训的支出减少儿减少。
相反,从一考定终身的语数外竞赛到全生命周期的职业再教育终身学习趋势已经成为宏观中观微观的三方共识。
面对不确定性,面对时刻要重回学生时代一样的寒窗修行,面对各个领域更加精深的多维专业比拼,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很可能会选择千军万马考公务员,也难免很多身边的有朋友最近在感叹一眼看到死的人生却成了最奢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