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研究资金的流向?为什么要判断楼市股市间的跷跷板游戏?
发掘下一次暴击、爆赚的机会啊!
可是我要遗憾的告诉你,楼市和股市间并没有必然的跷跷板游戏,如果你一把梭的全仓杀入、很可能会把在楼市的钱全亏在股市了。
楼市和股市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带有极大的杠杆、钱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后者则主要是自己的钱。
买房可以贷款,住宅能贷七成、商业(写字楼/商铺/公寓)能贷五成,也就是说去年17万亿的商品房总销售额中、一半以上是银行贷款。
也就是说,即使大家都不买房了、哪怕全部楼市资金都流入股市,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钱,更可况并不是所有资金都会流入呢。
房子是弱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较差,从开始卖房到拿到卖房款、少则两三月长则一年半载,所谓的卖房炒股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只是一种理念假设……等你卖完房拿到钱,或许股市的行情早结束了。
同时还要知道,每一年买房的人并不是同一批人。每年十几万亿的销售额,并不都是投资客贡献的、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有真实住房需要的刚需人群…哪怕楼市下跌、也不大会把钱投入股市的。
过往历史当中,股市和楼市并没有体现出必然的跷跷板现象。
新中国的股市总共出现了三次大牛市,分别为1999年、2006年和2015年。
第一次,我国房改刚刚开始、当时还没有楼市,自然也没有跷跷板现象。第二次,楼市和股市都很火、是同时牛市。第三次,是在股市去杠杆、楼市去库存下,出现了轮动现象…2015年股市打击配资、同时年底楼市去库存放松了房贷审批,出现了跷跷板现象,而这更多的是一钟巧合。
可很多人却把2015年的股市熄火和2016年的楼市疯狂,误认为是规律。
此外,现在的股市和之前大牛市时的情况已完全不同。
2006年大牛市顶点时、A股总市值约35万亿,2015年大牛市顶点时、A股总市值约75万亿。而今,虽然指数都没有超过过去两次大牛市(沪指最高分别为6214点和5176点),但最近的总市值已90多万亿。截至9月10日,A股已连续30多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1万亿。
如此大的股市体量,流入的钱不足够多、是很难推动一波大牛市的。
3
很多人会认为,炒房客和股民是同一类人、都追高风险和高回报。
可房子和股票却是两类不同的资产,前者流动性差、波动较小(因有大量银行贷款,若普遍性暴跌会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且牵扯到民生,后者流动性强、波动极大、风险极高、以自有资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