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权威部门公布了10月份的PPI和CPI。
开箱即用,同比增长13.5%,创历史新高。这是自2006年开始公布数据以来所未见的。
CPI并不高,只有1.5%,但也略高于预期。
PPI可以理解为原材料价格,CPI可以理解为消费品价格。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
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很快就会传导到消费品上,又会出现一轮大通胀?
看了很多市面上的分析,发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误解很深,所以特发这篇文章。
我的核心观点是:
1。PPI见顶迹象明显,在高位震荡2-4个月左右后回落,明年回落至负值的概率很大。2.PPI对CPI的传导威力很弱,本身也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引发大通胀。
3。当然,未来几个月CPI上涨的可能性很大,但一是不会持续太久,二是幅度不会太大。
关键要明白不是PPI带动的,而是自身自然周期的反弹。
逻辑如下。
01
“面粉价格决定面包价格”是谎言
那些认为PPI会传导到CPI的人,大多是在认为“面粉价格决定面包价格”。
但是,这是不合逻辑的,是颠倒了因果。
谁说你的原材料成本高,就能卖出高价?如果是这样的话,生意就很好做了,闭着眼睛进货就行了,亏本是不可能的。
事实是一切都取决于顾客的需求和购买力!
在最根本的经济模型中,终端需求必须带动上游需求。而不是相反,“上游推动下游”。
02
经济社会运行的根本动力是拉,不是推。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一点。
面粉涨价会带动面包涨价的说法是谎言。“某地块楼面价高于周边二手房价格,房价只好涨。”这也是不合逻辑的。
最近的楼市就证明了这一点。
前期不计成本抢地王的那些房企差点把自己置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