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不是PPI拉动了CPI,而是CPI拉动了PPI。
02
本轮周期
关注财经的朋友可能还记得,2019年下半年CPI飙升,达到5.4%的峰值,而PPI却趴在地上甚至跌至负值。
你知道当时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什么吗?就是“滞胀”——工业生产停滞不前,而家庭消费却猛增。它似乎确实符合滞胀的特征。但只有书呆子才会看到这一点,因为它没有考虑到更长的经济周期。
在更长的经济周期中,这显然是复苏的迹象!
复苏之初,一直都是终端消费拉动。除非——人为地向工业注入货币,比如建设基础设施。
中国的经济周期与美国的经济周期略有错位。
中国的这一轮复苏始于2019年下半年,此后基本见顶。
美国在疫情之后开始,是一个纯粹的“水复苏”,将随着美联储的缩表和加息而逐渐结束。♬中国这波PPI飙升是2019-2020年CPI上涨和美国疫情后释放对华贸易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今年的电荒、煤荒、气荒、芯片荒,都是周期性恢复和人工放水的综合作用。
CPI先涨,PPI后涨。毕竟“拉”会有时间差。♬现在CPI跌了,PPI涨了,完全符合逻辑。
我们看到煤炭价格在国庆后上演了死亡过山车,先是暴涨到10月19日,然后开始暴跌。现在动力煤价格已经从最高点腰斩了一半。其他大宗商品也是如此。铜、铝和螺纹钢都在10月的最后10天开始了暴跌模式。
其实质是“上游成本暴涨,下游无法提价,只能减产”。
是的,不是PPI推高了CPI,而是CPI拉低了PPI。
因此,虽然数据上PPI创新高,但趋势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正处于第二个下行周期的早期阶段(第一轮是从2011年到2015年)。
认为13.5%的PPI会导致大通胀,真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