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贾鸣镝:斯柯达为何在中国市场日趋边缘化?
经销商不赚钱,销售渠道开发难上加难
说起来,自从斯柯达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开始,销售渠道也就是经销商的开发就不是很顺畅。与上汽大众被疯抢相比,斯柯达的研发人员得费不少口舌。好在明锐不负众望,仅凭一己之力便撑起了斯柯达最初的荣光,让部分早期加入斯柯达的经销商能有点赚头。可这份荣光并没有坚持多久,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斯柯达产品力下滑,尤其是前几年出现的大量减配行为,让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到了近几年,虽然又有不少车型加入,整个产品矩阵更加丰富,可仔细研究会发现,每一款产品都在自己的细分市场缺乏竞争力,以至于经销商并没有因为产品的丰富而愈加赚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不赚钱,那就只有被放弃的结果。
2010年,曾经是全国销量冠军的斯柯达百得利4S店成为第一个退网的;同年,北京众义达汇霖斯柯达4S店倒闭;紧接着,2011年白金级经销商武汉驰美特斯柯达也萌生退意,2012年初正式退网;2013年1月,上海闵行区安吉斯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退网;2013年6月,上饶宝通斯柯达4S店易手;2013年7月深圳兆方、东莞星高达、浙江诸暨宝利德集团斯柯达4S店均退网。从2013年开始,也正式拉开了斯柯达4s店退网的序幕。网上看过一篇《卖了10年斯柯达的他,为何义无反顾地退出了?》的文章,文章第一句引用的那家店店总贾总的一句话,让小编无比感伤,“我退出了,但凡有一线希望都会坚持的。”寥寥几个字,说出了这位贾总的伤感和心有不甘。事实上,仅看斯柯达全年销量就知道,如今的斯柯达经销商日子更加难过。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经销商选择退出。
对此,小编想提醒一下斯柯达,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不容易,如果产品力无法保证销售力,那么是不是得考虑点别的经销商扶持政策,让他们有信心和你一起扛过这艰难的时刻呢?
结语
布拉格的星辉,本可以变成中国的王者,却最终堕落成 “青铜”。在斯柯达125岁诞辰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官降,让一个值得世界汽车工业敬重的品牌,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其实,斯柯达背靠的大众品牌在这两年对斯柯达的市场空间挤压也越发明显,上汽大众的优惠程度极大,全新帕萨特、途岳都能做到2-3万多的优惠。如果再要考虑低价格,还有独立的捷达品牌,无论是SUV还是轿车性价比都比较不错。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多少消费者转向斯柯达呢。况且,斯柯达本身又没有做好,品控、售后、竞争力都不济,单纯靠性价比打市场的时代又已经远去。所以,面对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留给所谓的合资品牌斯柯达的时间不多了。对于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而言,是时候深度思考一下斯柯达的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