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吃桂圆肉有什么好处?桂圆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

常驻编辑 食物营养 2021-07-09 桂圆

圆古称龙目,又名龙眼、圆眼、福圆、益智等,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鲜桂圆果肉呈乳白色、半透明,味甜如蜜,干后果肉变为暗褐色、质柔韧,称龙眼肉,可食用,可药用。含有糖、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索等营养成分,是人们喜爱的美味水果之一。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肉的功效与吃法-吃桂圆的好处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肉的功效与吃法-吃桂圆的好处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的营养价值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每100克鲜桂圆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1克,碳水化物16.2克,钙13毫克,磷26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1.0毫克,抗坏血酸60毫克。干品中蛋白质和碳水化物及矿物质含量明显提高,但受加工影响,抗坏血酸含量则下降。碳水化物主要以葡萄糖、蔗糖形式存在,故味甜。此外,还含有腺嘌呤、胆碱、酒石酸等物质。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因为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早已成为一味良药。其主要功能是安神,治失眠、健忘、惊悸。古人很推崇桂圆的营养价值,有许多本草书都介绍了本品的滋养和保健作用。早在汉朝时期,桂圆就已作为药用。《名医别录》称之为“益智”,言其功能养心益智故也。有滋补强体,补心安神、养血壮阳,益脾开胃,润肤美容的功效。桂圆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萄萄糖,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桂圆很有补益;妇女产后,桂圆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龙眼有桂圆、益智、骊珠等别称,因其种子圆墨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密,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的功效有哪些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龙眼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是健脾长智的传统食物,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有较好的疗效。国内还有学者发表过龙眼抗衰老的有关论文,提出龙眼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经过许多国家对数百种天然食物、药物进行抗癌研究,发现龙眼对于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引起了医学家的关注。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龙眼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肉的吃法与功效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吃法:熬粥、泡水喝、直接食用等。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1、每天早晨用龙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补脾养心,生血益气。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2、龙眼肉200克,加高梁白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临睡时饮15毫升。可恢复疲劳安神定志。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3、桂圆肉20克,放进300毫升的沸水浸泡约5分钟。为经常熬夜,快节奏生活人士提神的首选。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4、桂圆肉30克,放进500毫升水中煮沸约10分钟,加鸡蛋2个,稍煮片刻即可食用。经常食用可护肤养颜、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功能。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5、桂圆肉30克,将桂圆加入炖好的汤中煮沸片刻即可煮出一煲靓汤。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6、闲暇时可当零食,补血养气。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7、每晚睡前吃10个桂圆,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8、龙眼30个取肉,红枣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适用人群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体弱、妇女最适宜食用。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桂圆适用量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天吃5颗就足够了。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龙眼食用禁忌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龙眼作为水果宜鲜食,变味的果粒不要吃。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购买时应注意与疯人果相鉴别。疯人果又叫龙荔,有毒。它的外壳较龙眼平滑,没有真桂圆的鳞斑状外壳,果肉粘手,不易剥离,也没有龙眼肉有韧性,仅有点儿带有苦涩的甜味。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健康红绿灯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龙眼属湿热食物,多食易滞气,有上火发炎症状的时候不宜食用。0gT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桂圆吃多了好吗?桂圆的正确吃法
  • 男童吃桂圆卡喉 窒息身亡
  • 桂圆是个宝 可惜你不会吃
  • 孕妇可以吃桂圆吗 孕妇吃什么食物好
  • 白领饮品:桂圆茶增强记忆
  • 老人多喝带壳桂圆茶养心
  • 什么人不能吃桂圆
  • 如何挑选桂圆
  • 桂圆的功效与吃法是什么呢
  • 吃桂圆的坏处与好处有哪些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