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已经慢慢变冷了,中医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足见肾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中医又讲秋冬主收藏,最适宜补肾。所以秋冬宜补肾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不过,补肾是有讲究的。首先,要知道什么情况下该补肾,自然是肾虚的时候。

那么肾虚有哪些常见症状呢?
1.呼吸加快,容易气喘。
我们都知道呼吸是肺的功能,其实,呼吸和肾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中医讲“肺主呼气,肾主纳气”。一动就喘,是肾不能纳气,就说明肾虚了。同样道理,总打哈欠,想深呼吸,也是肾虚的表现之一。

2.腰酸腿软,登高困难。
肾有两只,分居腰部两侧。所以,中医叫“腰为肾之府”,腰酸腿软,登高困难,是肾虚的表现。此外,“肾主骨”,肾虚会导致骨质疏松,也会出现腰酸腿软的症状。

3.视物模糊,眼睛干涩。
中医将眼睛的瞳孔叫“水轮”,“肾主水”,肾有问题,不能将肾水送达到眼睛,眼会觉得干涩、视物模糊,甚至会迎风流泪。

4.手脚冰凉,脚后跟疼。
肾中之阳,对人体有温煦作用,中医叫“命门之火”,如果人体内火气不足就会手脚冰凉,甚至全身都怕冷。由于肾阳不足,循环不好,血液不能运输到末梢就会手脚凉,脚后跟疼也是同样道理。

5.排尿不顺,夜尿频多。
中医说“肾司二便”,也就是说大小便也是由肾控制的,肾虚就会出现排尿不畅,或者无力、滴沥不尽,严重的还会尿失禁,中医叫“肾气不固”。夜间主阴,肾气虚的人,夜间就会尿多,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

如果有以上这些症状表现,就说明有肾虚的问题了。体弱的人,肾精不足,尤其应该多注意肾脏健康。
补肾是有讲究的
所谓秋冬季补肾,要对症而补。我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劳逸适度,静以养精。
补肾不只是吃什么,生活习惯非常重要。中医认为冬三月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因为冬天主阴,要多静少动,防止伤精。少动不是不动,而是要适当减少活动量,把人体的精气都收藏起来,这也是补肾。

2、饮食有节,补脾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