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是一味辛温的药材,主入肾经,尤善温补命门之火。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先天之本得温,则一身温熙啊!
如果说肉桂是帮助我们的身体温补肾阳而助先天,那么,这接下来的一味干姜就主要是温补我们身体的脾阳而助后天。
干姜,由生姜晒干或低温干燥后而得,
其味辛性温,上入心肺经,下入肾经,主入中焦脾胃经,辛可行散,温可祛寒,可以说干姜跑到我们体内可化散掉一身的寒邪,实为温中散寒之良药。
先天之本、后天之本俱温,又何惧寒邪?
行气消滞:枳壳、桔梗
枳壳主入脾胃经,擅长下气消胀,将郁堵于中焦的气机全都向下排,
此外,枳壳又兼可消食化积,可见,枳壳实为梳理中焦壅盛之良药。
桔梗和枳壳的作用完全相反,
桔梗专入肺经,善宣通肺气,古人常视之为舟楫,认为它具有可引诸药上行之功。
所以,枳壳和桔梗一个善向下破气,一个长于向上行气,一升一降之间也顺势将郁堵的气机给打开了。
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白芍
当归以补血的功效而闻名于中药圈。
你去浅浅地尝一口当归,口感甘甜,气味浓重,其功专补血,但凡是血虚的人群,都可以选用当归来改善。是故,前人素来便有“十方九归”的说法,说的是补血的方子,十之八九都会用到当归。
然而,一味地补血而不疏通,早晚都会有血瘀的问题,当归辛香而散,长于行血,一边补,一边通,行中有补,补中有散,诚为血中圣药。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珍珠囊》:"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
川芎,前人称之为血中之气药,既善活血化瘀,又长于行气消滞,
其性辛散温通,走而不守,上行颠顶,下走血海,旁通四肢,为行气活血之要药。
用在这里,既能增强散血行气之功,又可通达气血,祛瘀生新,补而不滞。
《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
《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白芍味酸而甘,主入肝经血分,既善补血,又长于收敛固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不是一个祛邪的方子吗?用白芍又是补又是守的,岂不是闭门留寇?
当然不是,大家可以仔细地看一下这个方子,用到了好多辛香燥烈的药材,须知,辛香燥烈之品就容易损耗体内的阴血,所以,这里用了一点白芍是为了祛邪而不伤正,把正气补足了,其它的药材才可以放手一搏,而无后顾之忧。
健脾燥湿:苍术、厚朴、茯苓
讲到苍术,可能很多人会陌生一些,毕竟平日里常常听到的大都是白术,
其实吧,在南北朝之前,苍术和白术都是混用的,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所以你去看,《神农本草经》中讲的大都是“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