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 死肌,痉, 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只提及“术”,并没有写成“白术”或是“苍术”。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陶弘景首次将“术”分为白术和苍术, 并简要描述二者的区别。
首先要说的是,白术和苍术的功效相近,都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不然前人也不会将之混用多年,
然而,不同的是,白术因健脾而燥湿,为健脾之要药。
而苍术呢?
苍术因燥湿而健脾。
苍术辛温燥烈,主入脾、胃经,尤善燥脾胃中焦之湿。
中医认为,湿性黏腻,沉重。湿邪附着于脾胃之上,脾胃的转运自然是阻碍重重。苍术的辛温之性,就像是一个小太阳一样,把体内的湿气全都晒干,湿邪尽散,脾胃累赘不再,自然可以转运水谷精微,脾胃也不再有聚积之虞。
简单讲,论及燥湿,苍术较白术更胜一筹,这也是这里用了苍术而没用白术的主要原因。
厚朴放在这里,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来可以助枳壳下气,以散郁滞之气机;
二来,厚朴辛温而燥,可助苍术干燥体内的湿邪。
茯苓,可以说是广为人知的药食两用的佳品了。
在古代,采摘茯苓可是一门技术活,你若不了解茯苓的习性,就要走很多弯路,即便是翻山越岭也难觅茯苓的踪影。
须知,茯苓主要生长在松根之下,松柏四季常青,茯苓比邻松根生长,自然而然地也就吸收了松柏的灵气,因此,茯苓也被称为“四时神药”。李商隐早就在诗中提及:
草堂归来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所以,要想找到茯苓,就得先找到松柏,然后再去观察土壤的干湿度。
为何要观察土壤的干湿度呢?
主要还是由于茯苓可以把土壤中的水分吸附掉,所以,有茯苓生长的土壤会更干燥一些。
一样的道理,在我们服用茯苓之后,茯苓可以把我们身体里的湿气先吸附过来,再通过其利尿的功效,将湿浊从小便而出,可以说,茯苓实为燥湿利水之良药。
《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化痰除满:半夏、陈皮、甘草
半夏、陈皮、甘草,再加上刚刚我们讲的茯苓,就是一个化痰的基础方——二陈汤。
所谓二陈汤,说的是方中的半夏、陈皮陈久者良,也就是说这两味药材在合理的保存环境下,存放的越久,药效越好。
半夏味辛性温,是化痰之要药,不论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半夏均能自如处之。半夏跑到我们的体内,就像是一把大刷子一样,把五脏六腑之间的痰浊全部往下刷。
陈皮的功效同半夏相近,一样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只是陈皮的功效较半夏缓和了许多,
此外,陈皮还是一味理气药,可协助桔梗、枳壳宽胸理气。
最后用了一味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