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由于胃不舒服去医院就诊,做了许多的检查都没有明显的问题,有的人胃镜检查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吃了很多的药效果不明显,因此精神压力很大,其实这些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惹的祸。那么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一些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科普一下。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就是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点是具有消化不良症状,如肚子胀、肚子疼、恶心、呕吐等,但通过胃镜、钡餐透视、B 超及各种化验等检查,并无明显的消化器官如食管、胃肠道器质性疾病。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种病大多预后良好,不影响寿命,但症状容易反复。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可达20%,约有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也就是说我们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可能有过这个病。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到医院救治,有些人可能随着时间变化、心情好转等症状会自行缓解。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与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也变得越来越紧张有关,还有对升学、就业、下岗、家庭纠纷、事业受挫等问题的关心,也导致自己的担忧程度上升,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升高。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是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食物不耐受、肠-脑轴互动异常等因素有关。
胃肠动力障碍包括胃排空的延迟,胃和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失常。常见症状是腹胀、嗳气、打嗝等。
内脏感觉过敏是指病人的容量感觉明显低于正常人,所以吃一点东西就饱。
食物不耐受是指胃肠对某些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能耐受,比如有的人对牛奶等奶制品就不耐受。
近年来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脑轴互动异常有关,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在处理胃肠道的感觉时,可能出现了异常。
饮食不当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情绪不稳定,是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常见原因。
四、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中上腹胀痛、中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缺乏、恶心等,这些症状可以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也可发生变化。不少患者症状发作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
4、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胃内容物。
5、疼痛多发于暴饮暴食后,而且在呕吐后减轻或消失。
5、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五、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类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
1、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特点是在进食普通量的食物后出现餐后饱胀感,或出现早饱而引起进食量明显减少,每周可发生多次。
2、上腹痛综合征:临床特点是每周至少出现一次上腹部疼痛,疼痛往往与进餐有关,大多是在餐后半个小时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局限,不扩散,不放射,部分上腹痛综合症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口烧灼感或不同程度的反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