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别人:“你这是脾虚,要补脾!”
但,究竟什么是脾虚呢?
脾在中医里称为“后天之本”,相当于我们的“再生父母”,主要有4个很重要的功能:
1、掌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2、主管运化水液——是“湿气”的开关
3、脾气有向上升散的作用——维持脏器正常的位置、气机的升降
4、脾主统摄血液——使血液正常循行在脉内,不出血
脾虚,第一个导致的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变差,不想吃饭,或者吃得少,或吃一点就胃胀,经常腹泻,排泄物里有未消化的食物。
第二个会引起体内湿气泛滥,出现身体水肿,身体沉重疲倦,痰多,大便黏马桶,舌苔厚,以及肥胖(肥胖人多痰湿)等。
第三,如果脾的升清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第四,脾不统血,则会出血异常出血,如鼻出血、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女子崩漏等。
另外,还可能有少气懒言,一动就喘,白天出汗多,精神低落,面色萎黄、舌淡胖有齿痕,容易感冒等问题。
脾虚常用中药有: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白术、西洋参、山药、太子参等。
今天黄药师跟你聊聊脾虚常用的中成药,以下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莲子、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注意:
腹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2、资生丸
组成:炒党参、炒白术、山药、薏苡仁、茯苓、莲子、芡实、炒白扁豆、陈皮、广藿香、六神曲、山楂炭等18味中药
具有健脾开胃,消食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虚不适,胃虚不纳,疲倦乏力,腹胀腹泻。
注意:
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健脾丸
组成:党参、炒白术、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
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启脾丸
组成: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炒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泽泻
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注意: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及腹胀重、腹泻次数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