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的成因和表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抑郁多由心理刺激引起,如与父母分离、父母不和、缺乏家庭温暖、过度惩罚、虐待、遗弃、排斥、学校欺凌和嘲笑、学业失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等等。
一般来说,抑郁症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但从婴儿到青少年也有可能发生。女孩多于男孩。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没有幸福感,爱哭,发脾气,没有玩的兴趣,言语减少,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笨笨丑),孤独,自卑破坏,甚至自残和自杀行为,食欲不振,明显精神不振,活动量比平时少或多,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违纪行为、逃学、打架、与伙伴关系不好、学习成绩下降等。
儿童抑郁症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匿型。急性抑郁症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父母或与孩子关系最深的人突然分离、重病、亲人突然离世、意外灾难等。慢性抑郁症是指不良刺激经常出现或存在需很长时间。抑郁症是逐渐发生的。孩子本身就是敏感和内向的。除了精神状态不佳,他们还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不适。隐性抑郁的心理刺激可能并不明显,孩子的抑郁并不明显。常表现为一些行为问题,如多动、攻击性和纪律性行为、学习困难,以及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食欲不振等。
婴儿时期的抑郁症主要是因为与母亲分离。起初,它表现为不停地哭泣。如果会走路,就到处找妈妈,心情不好,容易激动。几天后,就会转为抑郁、退缩、兴趣减退、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与母亲团聚后,上述现象有所好转。
学龄前儿童的抑郁症表现为经常哭闹、话少、面部表情不愉快、没有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不和孩子玩耍、性格孤僻、活动减少。
学龄儿童的抑郁症还包括自我评价低、抱怨、自责和内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自杀念头,甚至有自杀行为.
青少年的抑郁症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包括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逃学、吸烟、酗酒、吸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