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你“捂”对了吗?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12-05 老话儿   风寒   保暖   老年人   双脚   气温   春季   对了   春天   人体   天气   位置   疾病   重点   能力   健康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时而艳阳天,时而阴雨绵绵,稍有不慎,人体极易受风寒。“春捂秋冻”这句 “老话儿”,意思就是告诫人们春天刚刚来到,乍暖还寒,不要着急脱掉冬衣,适当捂一捂,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但人体的调节功能还跟不上天气的变化,过早减少衣服,容易导致疾病发生,最常见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此外,关节病、胃肠道疾病也与春天受寒有关。因此,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患者更要注意春季保暖。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春捂”并不是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头部及上半身位置属阳,对风寒之邪的抵御能力较强,不需要作为“捂”的重点。而下半身位置属阴,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差,也就成为捂的重点,尤其是人的双脚更应“捂”,而且大部分寒气都是由下而上入侵人体,损伤阳气。尤其是年轻爱美女性,过早穿上裸露脚踝、脚趾、膝关节的轻薄装、超短裙等,久而久之会引起下肢疼痛、无力、酸胀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关节炎、老寒腿等各种情况。所以,“春捂”要捂到点子上,下半身也就是双腿和双脚要作为重点,不要过早脱掉棉裤和棉袜,晚上用热水泡脚,盖好被子,日常注意防寒和保暖,让“春捂”捂出健康,捂出活力。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然,“春捂”应当根据天气而定,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应当“捂”;出现“倒春寒”时,也要恪守“春捂”之道;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适当减衣。有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的人来说,15℃可以作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时就可以不捂了,而随着“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时,就不能再“捂”了。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春季,我们要随时注意气温的变化,随着身体的感受及时增减衣物,根据自身情况对重点部位采取保暖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可以健康地享受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好。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wHa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饮食养生
  • 感冒有什么症状有哪些(风热和风寒舌苔颜色对比)
  • 风寒多久好(感冒后怕冷要几天恢复)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秋冬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 风寒感冒怎么区别,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 风寒 感冒 吃什么,风寒感冒吃什么药最好
  • 鼻窍不通到底有多难受?送你一味可以用来闻的中药
  • 长期艾灸真的好吗?不仅养生还可以长寿?5大养生功效很神
  • 空调吹多了头痛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调理?教你一招,轻松缓
  • 「德叔医古」七旬大爷咳喘反复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