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中秋节与清明、端午和春节并称四大传统节日,源自人们对天象的崇拜。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圆,于是中秋节就成了以赏月和团圆为主的节日。老话说:“中秋不圆坟,十五不圆房”,什么是“圆坟”?为啥会有这种说法呢?

什么是“圆坟”?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而“圆坟”就是孝文化的一种体现,一般在下葬之后第三天举行,家属要去坟前举行“圆坟礼”。在民间传统中,“圆坟礼”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祭拜、培土、开门三种。
祭拜和培土比较好理解,也就是亲人带着酒肉等食品前往坟头祭拜,并且要往坟头填土,让坟头更加周正,这种习俗被称为“扶山”。因为是在下葬后第三天举行,所以也被称为“复三”。一般是由长子带领全家前往。
在北方一些农村,人们在“复三”之时,还要带上火锅以及柴禾等,在祭拜仪式结束之后,人们会就地而坐,并且把带去的食物在火锅中煮熟,吃完后才会各自回家。就像吃火锅一样,只不过地点不一样而已。

在“复三”的习俗中,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圆坟”,一般是孙子绕着坟头正转三圈,再反转三圈,这种习俗就叫做“开门”。人们认为转圈之后,就可以和亲人进行沟通了,也只有“开门”之后,亲人才能收到晚辈送去的美食和财物等。
所以“圆坟”就像是去给别人暖房一样,先要敲门,然后才能与主人进行沟通。而正反各三圈就像是敲门一样,敲开了亲人所在的地下之门。当转圈之后,人们会席地而坐,摆好酒肉,甚至还会自言自语,给亲人讲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中秋不圆坟
由上可知,“圆坟”就是去给祖先暖房,并且要敲开祖先的大门。但是中秋节本身就是祭拜月亮的,因为八月的月亮距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最大,也就是说中秋节的月亮是一年之中最大最亮的时候,当然也是力量最强的时候。
古人认为,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祖先也为阴,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圆,所以阴多于阳。八月也是秋季的仲月,立秋之后阴气开始上升,所以七月也被称为“鬼月”,是祖先回家的时候。虽然七月的最后一天“关地门”,祖先都回去了,但是八月的月亮最强。

老话说:“七月半,鬼乱窜”,就是因为七月是秋季的开始,阴气开始上升,祖先借着季节的气息回家团聚。但是八月的阴气更强,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要在七月的最后一天“关地门”,以免祖先伤人。
而“圆坟”本身就是敲开祖先的家门,与其沟通并进行祭拜。由于八月十五的月亮是力量最强的一天,也是祖先力量最强的时候,容易伤人。所以“复三”的日子如果遇到了中秋节,要尽量避开,假如中秋节在秋分之后,更要避开。因为秋分之后,黑夜就比白昼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