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顺应季节的变化?
组成人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每个季节又有与之对应的五行,分别为:春季属木,夏季属火,长夏属土,秋季属金,冬季属水。也就是说人到春季,以木为主,到了夏季,就以火为主,到了秋季以金为主,到了冬季以水为主。
这种思想体现在生活之中也是一样,由于木为青色,火为红色,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所以人们就在春季吃绿色的食物,夏季吃红色的食物,秋季吃白色的食物,冬季就吃黑色的食物,以顺应季节的变化。
四季五通,不如霜降一堵
“四季五通”是古人根据每个季节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食物来顺应季节的变化,比如春季以绿色的蔬菜为主,夏季天气炎热,就以热性的食物为主,比如伏羊和伏狗等,秋季的白露十样白,冬季的黑豆、黑芝麻等,都是由此而来。
然而在一年之中,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比如夏季天气炎热,但白天和黑夜都很热,冬季天气冷,白天和黑夜一样都很冷,其温差变化并不大。而霜降节气则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白天温度较高,晚上温度可能低于零度,从而形成了霜。
所以人们最不适应的季节就是霜降,而霜降节气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寒和燥。比如到了霜降节气,嘴巴容易干燥起皮,当然这只是表面的现象而已。是因为自身的气场与环境的五行之气不适应所导致的。
而这种温差的加大,会导致人们皮肤之下的血管收缩,导致阻力加大,从而引发各种不好的现象。也就是说环境中的干燥之气导致身体的水气不断流失,所以霜降节气以堵为主。也就是堵住体内的水气不流失,堵住寒气不进身。
因此霜降节气要多吃生津润燥的水果为主,比如柿子、萝卜、梨等,也就是这个季节,大自然中成熟的食物,都是比较好的。因为当季节成熟的食物,都是该季节大自然力量的结晶,也就是最适合的食物。
所以“四季五通,不如霜降一堵”的意思就是霜降节气最关键,俗话说:“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们可以适应炎热的天气,也可以适应寒冷的天气,唯独不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